如今,黨員干部下基層的次數多了,走出機關,深入群眾。但是,有的人“身”入基層,“心”在上層,工作在下面,工作重點仍在上面,“下”也匆匆,“回”也匆匆,很少深入到群眾中間,更談不上與群眾朝夕相處、促膝談心。“走近”群眾,而沒有“走進”群眾。
“走進”群眾,只意味著干部與群眾的空間距離拉近了,而干部與群眾心與心沒有溝通,干群之間還是存在隔膜,工作很難展開,不利于推進基層改革發展。“走進”群眾,才是干部與群眾心理距離的拉近,心靈的溝通,心心相印,甚至是親密無間、水乳交融,工作得心應手,有效地促進基層改革發展。密切聯系群眾,“走近”群眾更要“走進”群眾。
“走進”群眾,既要“走進”群眾的家、“走進”田間地頭、“走進”工廠車間,更要“走進”群眾的“心”,與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進行情感交匯與交流,以“心”換“心”。“走進”群眾,干部對群眾要講真話、講實話、講管用的貼心話,不講假話、空話、無用的大話。“走進”群眾,要尊重群眾、要關心群眾,真心真意地對待群眾,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摸清群眾的思想脈搏,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真正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中,真正讓自己的工作接上“地氣”、贏得民心。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袁冰清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