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一位鄉領導下到村組為村民辦實事解難題。一村干部聞訊,趕緊要家里人撈上魚,殺了雞、鴨,買來酒、肉等,決定設家宴接待鄉領導。待鄉領導為村民把事辦妥后,村干部把他請到自己家里,要他入席,并代表村民對他表示感謝。鄉領導執意不肯入席。村干部說:“春節這一餐你定要吃,‘下不為例’!”鄉領導笑了笑說:“‘現不為例!’為村民辦事是我的職責,春節這一餐我也不能吃!”村干部見鄉領導堅持要走,便又給他提來一大包土特產。鄉領導擺了擺手又笑著說:“‘現不為例’!這東西我也不能要!”說完,鄉領導與村干部和在場的村民一一熱情握手告辭,輕松愉快而去。
時下,在“請吃”、“送禮”、“美食”、“禮品”,甚至“紅包”、“現金”、“金銀”等眾多誘惑面前,是“現不為例”?還是“下不為例”?是考驗領導干部思想廉不廉、作風優不優、原則性強不強的一道考題。
古訓曰:“安有初樂而為復禁者”,“變故興細微”。縱觀一些領導干部的蛻變軌跡,不難發現,重大的變化往往是由細微的變化演變而成的,“下不為例”就是其腐化墮落的開始。拒腐防變,關鍵在于把往“第一次”,核心是不搞“下不為例”。“下不為例,必有下例”,“例”數多了,也就一發不可收,勤政廉政的堤壩就全線崩潰,最后陷進腐敗的泥淖。
“現不為例”好!好就好在它是防微的“利器”、是杜漸的“閘門”,是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覺按照黨紀國法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規定經常檢查、自省自己,牢牢把往思想道德“底線”。
黨員干部都應像本文開頭這位鄉領導一樣,堅持原則,嚴守黨紀,做到“現不為例”,不破“先例”,不留“后例”,真正從思想上筑起拒腐防變的鋼鐵長城。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袁冰清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