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下基層留下的“腳印”檢驗著黨員干部的作風。有的人下基層用“車印”代替“腳印”,留下的是“虛假腳印”;有的人下基層選亮點、繞難點,留下的是“膚淺腳印”;有的人下基層只圖眼前 、不顧長遠,留下的是“功利腳印”。這些“腳印”,群眾不歡迎、不高興、不滿意。群眾需要黨員干部下基層留下“實腳印”、“深腳印”,變“腳印”為永久的實干“烙印”。
變“腳印”為“烙印”,須動真情。把群眾當朋友、當老師、當親人,把群眾的事情當自己的事情,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心心相印,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變“腳印”為“烙印”,須出實力。增強調(diào)研的針對性、提高工作的科學性、保持決策的連續(xù)性,拿出燕子壘窩的恒勁、螞蟻啃骨頭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帶著責任下基層,常為群眾“雪中送炭”、排憂解難。
變“腳印”為“烙印”,須耐寂寞。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基本功”,做到不計功利、責盡心安,上不愧黨、下不愧民,把下基層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的“腳印”深深“烙”在田間、地頭,永久“烙”在人民群眾的心坎里。
來源:綏寧新聞網(wǎng)
作者:袁冰清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