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界自然保護小區:綏寧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生態保護,全縣劃定生態公益林127萬畝(國家和省級75萬畝,縣級33萬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8.9萬畝)1個和自然保護小區3個。天堂界自然保護小區是我縣原始次生林群落之一,有樹齡超過150年的原始次生馬尾松林6000余畝,林木蓄積量10萬立方米。這里松濤滾滾,林海茫茫,自古就有“天堂界上樅樹山,樹梢離天三尺三”之說。據傳說,桂枝、山茶、牡丹、杜鵑四位花仙見此處云游爛漫、鳥雀歡歌、蜂飛蝶舞,以為到了天堂,紛紛來此游玩嬉戲,“天堂界”由此而得名。1988年,時任國務院總理途徑此地,被茂密高大的松林所吸引,特下車觀看,連聲贊嘆天堂界原始次生林為“江南僅存的一片好松林”, 從此有了“江南第一林”的美稱。
古驛道:綏寧縣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開始建置,這條古驛道位于原始次生林左側,建成于貞觀三年(公元629年),自古就是商賈往來湘黔“黃金商道”。紅軍長征曾四過綏寧,1930年,鄧小平、張云逸率紅7軍經通道進入綏寧,第一次解放綏寧老縣城在市,然后直插武岡,走的就是這條古驛道。直至1967年省道S221全線貫通,這條古驛道才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承載了綏寧1338年的發展歷史。
護林禁碑:綏寧人民自古就有愛林、護林的傳統,長期以來,村民百姓訂立鄉規民約,樹立護林禁碑,禁止亂砍濫伐林木。全縣現存唐、宋、元、明、清各代護林禁碑100余塊。這是歷代地方官員和先民愛林護林的歷史見證,也是我們今天保護森林生態、建設美好家園的鄉土教材。矗立在天堂界原始次生林內的護林禁碑立于唐武宗會昌六年(公元846年),至今已有1163年的歷史。
來源:綏寧新聞網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