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中央要求各地要把學習教育貫穿始終,并對學習書目、學習時間提出了明確具體的要求。然而,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卻要求每個干部、職工“抄幾萬字的學習筆記”、“抄數萬字的學習心得”,出現了以“抄筆記”、“抄心得”代替學習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教育實踐活動中,每個干部、職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學習中央規定的書目、學習先進典型,聯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實際和本單位存在的“四風”問題,寫幾篇觸動思想的學習筆記和觸及靈魂的學習心得,很有必要,也值得提倡。但是,為了應付上面檢查,甚至簡單地以“抄筆記”、“抄心得”的多少,作為衡量學習效果的標準,這就大錯特錯了!何況,這些“筆記”、“心得”都是從網上下載的、從報刊上摘抄的,純粹是弄虛作假,浪費時間和精力,沒有半點價值,實際上是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
“抄筆記”代替不了學習。教育實踐活動,中央再三指出,聚焦的是“四風”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也反復強調,“必須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認真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各類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各地、各部門、各單位必須要以中央要求統一思想和行動,緊緊扣住“嚴”這個標準、“深”這個要求、“實”這個路線,不能在學習時間上“做變動”、在學習形式上“做虛功”、在學習效果上“做手腳”。要把自己擺進去,老老實實學、扎扎實實學、認認真真學、原原本本學,觸動思想、觸及靈魂,心有所動、行有所改,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立說立改,真正真正摒棄“四風”,治好特權病、冷漠病、懶散病、享樂病等癥候,在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上狠下功夫,贏得群眾的信任。這才是真學、實學、深學,學有成效。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袁冰清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