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校外散步,目睹一位素不相識的學生家長,將貼在街道墻壁上的一張招收學生暑假補課的廣告撕下,揉成團丟在地上,狠狠踩上兩腳。滿腹牢騷:“假期補課,實在可惡!”
“假期補課,為何可惡?”家長直言不諱:“假期補課,苦了家長(交補課費),累了學生(假期變‘假’期),肥了老師(得補課費)……累禁不止,影響教學!”
的確,近些年,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年年出臺“標補令”。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面“禁補”、下面“正補”,上面“明文禁止補”、下面“暗地正在補”。還說“補課、收費,家長會上一致通過。”“家長會”成了應對檢查的“遮擋會”。怪不得家長“撕廣告”、“罵可惡”!
看來,治愈假期補課“頑癥”,須下“猛藥”!光發“禁補令”了事不行,更要在干“禁補事”上狠下功夫。深入基層,明察暗訪,嚴厲查處,加大懲罰力度。讓大家都不敢補、不愿補,自覺不補,真正回歸教育教學正常秩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要警惕,“高壓線”不帶“高壓電”,就變“虛線”、“安全線”,一些人就同樣敢“觸摸”!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袁冰清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