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與“腐”,有一樣的外表,但內心卻不一樣。“廉”者名垂青史,“腐”者遺臭萬年。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遺臭萬年?源于心態失衡。
心態一失衡,信仰就開始動搖,底線就逐步失守。法令制度置之腦后,公平正義不知何物。曾有多少青年才俊,出身寒門,風光無限,前途無量。權高位重時最終沒有抵御住金錢和權力的誘惑,一步一步走上了不能回頭的“腐”之路,正是由于他們心態失衡。
心態一失衡,往往就會加入兩個不能加入的“教”,“計較”與“比較”。一加入這兩個“教”,心態就不平衡了。相似的出身背景,能力水平,僅因為職業不同,有人腰纏萬貫,出則奔馳寶馬,住則豪華別墅,吃則山珍海味;有人卻依舊清貧,吃苦受累,虧欠自己,愧對家人;于是心態發生了變化,失衡了,不再相信“天下為公”,“為人民服務。心中總是掛念“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過去為別人活,現在該為自己活了”。信仰開始動搖,底線逐步失守,不知“廉”為何處。
心態一失衡,就會錯誤地看待世上的一切,“廉”與“腐”、“錯”與“對”、“善”與“惡”等,有時只是一步之遙。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起點,也不是終點,而是拐點。貪腐之人就是在拐點上出了問題,走上了歧路。從廉潔自律拐向貪污腐化,從輕車簡從拐向前呼后擁,從謹小慎微拐向揮霍放縱,起初的不安很快被利益帶來的滿足,特權帶來的虛榮所取代,最后滑向罪惡的深淵。
回頭看看,人生之所以踏上“不歸路”,正是源于心態失衡。
心態失衡才是萬惡之源。
來源:綏寧縣新聞網
作者:石國有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