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轉變會風,“開短會”。開會的次數減少了、領導的報告精煉了、會議時間縮短了,會議節儉、務實、高效、管用,群眾滿意。但是,在一些地方,有的部門、單位一開會就“等領導”、“等記者”……總不能準時開會,群眾抱怨:“開短會”成了“開等會”。
“開等會”,一“等領導”,等上級領導報告、指示,常常是上級領導忙,一時抽不出身,與會人員只好“坐等”,一等就是一個多小時;二“等記者”,等電視臺記者錄相上電視,往往是“記者不到不開會”,而記者另有采訪任務,忙完了再來,與會人員又只好“久等”。
“開短會”成“開等會”,是這些部門、單位開會不論有沒有必要“請上級領導”、有沒有必要“請電視臺記者”,都“請上級領導”、都“請電視臺記者”所造成的,這也是走過場、搞形式主義,也是“會風不正”的表現。為“等”一個人或幾個人,浪費眾多與會人員的寶貴時間,耽誤工作和生產,實在不值!
讓轉會風、“開短會”,真正轉出務實、高效好風氣,在整改落實、建章立制中還須進一步細化會議規章制度。一是不必會會“請上級領導”、不必會會“請電視臺記者”,即使是非常重要的會議,很有必要請時,也必須事先確定好到會時間,不用“等”;二是與會領導與參加會議人員要強化時間觀念,按時出席,不需“等”;三是會議主持人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堅持準時開會,不必“等”,并嚴格清點、登記會議遲到、早退人員,及時予以通報。真正轉變作風、端正會風,“開短會”不“開等會”。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袁冰清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