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點
萬花茶 客人光臨苗家,主人會馬上泡一杯熱氣騰騰的萬花茶送上,茶水中浸泡著刻工精細的蜜餞。蜜餞因刻出的花色繁多,故名萬花茶,它是綏寧苗族待客的佳品。在縣境西南部苗族聚居的山寨,制作萬花茶非常流行。其制作要經過雕刻、漂洗、加糖、曬干四道工序。
雕刻:就是用成熟的冬瓜或鮮嫩的柚子切成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條塊,然后采浮雕、線雕、鏤空雕等手法將其雕刻成各種花、草、樹葉或小動物形態,盡管是粗線條的,但神態逼真,清晰傳神,是一種食品雕刻藝術。
漂洗:就是先用稀釋的石灰水將雕刻好的萬花茶制品浸泡,去掉生澀苦味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放入加了明礬的水中煮沸返青,使之新鮮、脆嫩,然后再用水沖洗濾干。
加糖:把濾干的萬花茶放在器皿中,加入適量的白糖、蜂蜜和桂花香精,反復攪拌均勻。
曝曬:當萬花茶中的白糖完全溶化后,將其放到太陽下反復曝曬。曬干后,萬花茶便透明如玉,可以貯藏備用了。
萬花茶不僅是一種色、香、味俱佳的食品,而且是一種賞心悅目的藝術品,也用來表達男女青年之間的愛情。后生上門求婚,姑娘如果中意,便在奉獻給后生的茶杯里放進四片萬花茶蜜餞,兩片刻著并蒂蓮花,兩片刻著龍鳳呈祥;如果不中意,便在茶杯里放進三片單花獨鳥的萬花茶蜜餞,后生便會知趣地離去。
油茶 也是苗家特有的茶點。其制作方法,先用茶油炸炒曬干的糯米飯、花生米和黃豆;再將茶葉炒焦,沖水煮幾分鐘;把茶水沖進已放入油炸的糯米飯、花生米、黃豆的碗中,再加適量的鹽和煮熟的玉米、飯豆、紅薯、糍粑,再放入蔥花等香料,即成香味撲鼻的油茶。苗家吃油茶有規矩,須吃三碗。
豆子茶 把干黃豆放入冷水中浸泡。待黃豆充分泡脹后,按1斤膨脹豆、1斤白糖的比例放進鍋中,先用武火煮開,后用文火煮爛熬干,晾后待用。客來泡茶時,舀一匙糖豆至杯中,淋入開水即成。
糍粑 綏寧各族人民都很喜愛。它用糯米做成,分4種:(1)過年前打舂糍粑。先把糯米用冷水泡脹,然后撈起瀝干,入甑內蒸熟倒入石槽或木槽中,趁熱用木槌打爛或舂爛,取出,揉成一個個圓球,壓扁,晾冷后5個壘為一疊,置入冷水或甕中保存,可經久不壞。食用時取出分開,放在火上烤熟,或放入鍋中用油炸熟或煎熟。打糍粑時也可摻入雜糧、南瓜或茼蒿,也可加入紅色食用染料,做成紅糍粑,以表喜慶。(2)過節做葉包糍粑。先把糯米用冷水泡脹,瀝干,磨成細粉,摻入一定的水分拌揉成軟團,再做成一個個球形(亦可在球中放餡)或壓成扁圓形,再用芭蕉葉或桐樹葉包好,入鍋中蒸熟。(3)過節炒油糍粑。糯米細粉加水加蔥后揉成圓團,放入茶油鍋中用文火炸,半熟后撈出晾一會,再入油鍋中重新炸,直至外表變淡黃色后,便成了外脆內軟的油炸糍粑,以黃土礦油糍粑最出名。(4)豆粉糍粑。俗稱馬打滾。糯米細粉揉成圓團后入鍋中用開水煮熟,放入用黃豆炒熟磨成細粉(拌糖或鹽)的盆中,將盆晃動,讓熟糯米圓團在豆粉中打滾,直至糍粑外表沾滿豆粉,即可食用。
米花 是呈衷(款待貴賓或舉行盛宴前的禮儀之一)用品。其做法是,先將糯米泡脹蒸熟,用食品染料染成紅色(也可不染),放入桌上用竹蔑制成的圓圈中,把糯米飯攤開按滿篾圈,使之成扁圓糯飯餅,曬干收藏。用時取出,放入茶油鍋中,用文火炸熟,便成了半球面的米花。待客時凸面向上,置于桌上正中的禮盆里,客人吃時用筷子戳成小塊食用,又脆又香又美觀。它還是送禮盒(或篩)中必不可少的用品。
蓋皮 系呈衷用品。做法是:把粳米泡脹磨成米漿,放入鍋中加鹽和蔥等調料,邊燒小火邊慢慢攪拌,熟后便成了米豆腐,倒入缽中冷卻。將冷卻后的米豆腐缽翻轉來覆在桌上的淺盆內,拿開缽,便呈現出下大上小的圓椎體冷米豆腐。然后雙手拿著用竹子和線做成的弓,把米豆腐刮成薄如紙張的米豆腐皮,小心攤在放著稻草的竹蔑篩內,在太陽下曬干收存。用時取出,用鐵夾夾著,一張一張地置入茶油鍋中用文火炸熟,便成了又香又脆的蓋皮。給客人呈衷時,擺放在桌上正中的盆里,請客人食用。
血粑豆腐 也稱豬血丸子,既是呈衷禮品又是菜肴。做法是:先把豆腐擠干水分捏碎,再把豬肉(用五花肉或肥肉)切碎后,與豬血一起放入豆腐中,加入鹽和調料充分拌勻,然后捏成一個個鵝蛋大的球形丸子,放入竹篩中,用慢火烘干便成。來客時,取出煮熟切片,置于禮盆內,請客人食用。如用于炒菜,則將生血粑豆腐切片,拌入臘豬肉中一起炒。
臘豬小腸 呈衷用品,又是菜肴。將鮮豬小腸洗凈,搓上鹽,放在火炕上烘干,收存待用。來客時,將臘腸放在飯上蒸熟,切段,置于禮盆內,請客人食用。如用于炒菜,可單炒,拌入辣椒、姜、蔥等調料。
筍瓜皮 呈衷用品,亦為山珍炒菜。將大筍(楠竹筍)或小筍(雜竹筍)煮熟,用刀拍扁,拌鹽,在火炕上烘干或在太陽下曬干收存。來客時取出,在鍋中用油炸熟,切條,置于禮盆中,請客人食用。亦可用于炒菜,單炒或拌入豬肉中都可。筍瓜皮如果在甕中存放幾年后食用,味極佳,成為待客上上品。
來源:綏寧新聞網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