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年夜飯,8歲外甥不等爺爺奶奶坐定,就把最愛的那盤菜端到自己面前獨享;初一來人拜年,孩子卻不肯打招呼,拿了紅包還嘟囔“這么少”……一些孩子的“禮儀失態”,不免讓當父母的尷尬甚至生氣。
孩子的表現是家教、家風的折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城鎮化、工業化的進程讓維系“家”的紐帶比過去少了,注重家庭、注重家風、注重家教,愈顯必要。
借拜年行禮、餐桌禮儀,給孩子立下尊老敬老、感恩長輩的“規矩”;在包餃子、貼春聯等家務參與中,讓孩子切身感受勞動之樂;面對“春節紅包”,教孩子如何接受、怎么處理……春節,是幾代同堂的親情團圓,也是家庭教育的最佳課堂、優良家風的傳承契機。
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家風,靠一代一代身體力行傳承;成功的家教,重要的是在點滴細節中呈現。抓住春節的機會,讓傳統美德在下一代身上生根抽芽,做長輩的責任不輕。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黃佳厥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