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亮灣名字由來
月亮灣位于湘西南邊陲綏寧縣城郊十五公里,是一個山峰綿綿,河水清清,山路彎彎,綠草茵茵,美麗而又神奇的地方。
傳說康熙年間,河邊住著一劉姓的苗族人家。劉家有位少女叫劉彩月,乳名月亮。當她長到十五、六歲,便出落得象出水芙蓉,亭亭玉立。她身材苗條,眉清目秀,齒白唇紅,美麗極了。她有一副好嗓子,山歌比誰都唱得好,苗家山寨好幾次趕歌場舉行賽歌會,都是月亮姑娘摘取桂冠,榮獲“歌王”、“歌仙”的稱號。十八歲那年,月亮姑娘想找個如意郎君。于是她按照苗家的習俗舉行“賽歌會”,實行“打擂招親”。她擺下擂臺夸下海口,說“如果有誰唱贏了她,就嫁給誰。”
賽歌會開始了,看熱鬧的、參加比賽的人山人海。
經過幾天激烈比賽,月亮姑娘輸給了她的昔日同學唐志賢。月亮姑娘與唐志賢定了親,不久,他倆進了洞房,結為伉儷,相親相愛,如膠似漆……
月亮姑娘是一位對愛情忠貞、性格溫柔、善良而又樂于助人,品德高尚的好女子。她的心象金子一樣閃亮,月亮一樣皎潔,河水一樣溫柔、透明。為了紀念她,人們將這一無名的河灘取名為“月亮灣”。自此以后,“月亮灣”就被傳開了。清朝乾隆年間,一位本地在朝庭當師爺的官員還三次探訪月亮灣。至今,清朝師爺“三探月亮灣”的故事還在流傳呢!
二、月亮灣的小伙伴
月亮灣四面環山。山雖然不巍峨,但樹林茂盛,郁郁蔥蔥。山腳有兩條小河,在匯集交叉處周圍稀散地座落著幾十戶人家。這里的農民老老少少、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很勤勞,過著安逸幸福的生活。
改革開放以來,生活更火紅了。年輕人追趕時髦,少男少女穿得花花綠綠。男子舉止瀟灑大方了許多,姑娘們更加花枝招展,談談笑笑,活潑可愛,于是上了點年紀的老頭兒就看不習慣了。
盡管如此,村里的少男少女還是不太愛拘束地經常玩鬧在一起,盡情地談笑嬉戲。有些俊男俏女就產生了愛慕,便偷偷摸摸地談情說愛起來。
東山一家有位叫阿萍的女孩,長得特別漂亮,眉清目秀,眸子深幽,臉蛋圓滑,嘴唇紅潤。雖然她很溫柔嫻靜,但村里的許多少男們卻敬而遠之,不敢跟她搭話,怕難為情。
月亮灣有一塊綠茵茵的大草坪。因為漲洪水時要沖走莊稼,所以沒有人耕種。每到夏天下午,村里的孩子們都趕著牛群來到這草地放牛。月亮灣的草坪上便熱鬧起來了,一二十個男男女女一起玩耍打鬧,捉迷藏,做游戲。月亮灣孩子們的童年真是天真無邪,兩小無猜。阿萍也經常來這里放牛。
阿萍一家共五人,有爸爸、媽媽、弟弟和一個聰明伶俐的妹妹,妹妹叫阿麗,跟阿萍長相很相似,不過阿麗個子矮了點而已。阿萍的弟弟是在計劃外超生的,當然給全家人增添了許多幸福和快樂,但是鄉里搞計劃生育要阿萍的爸爸出了五千多元超生費,使得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顯拮據。
阿萍在家是老大,當然要早吃些苦,很小就開始做家務事,早上煮飯、喂豬,有時還上山砍柴。只有到了下午趕著她家的兩頭水牛到月亮灣草坪去和小朋友好好地玩耍。
阿萍已有十五歲了,農家的孩子啟蒙遲,剛讀完初二,成績還算不錯,考試總是名列前茅。不過她的英語趕不上,放暑假阿萍計劃要把英語趕上來。于是每天上午大熱天她總要在書房里看幾個小時的英語,看疲倦了就到外面走走,或與要好的女孩打打牌,下午阿萍放牛時總要拿著新買的英語語法書本去看看。
火辣辣的太陽偏西了,一陣涼風掠過,使曬了一天的草木也活潑了許多。放牛娃趕著牛朝河邊的草坪而去,不久,草坪的牛越來越多。
阿萍像往常一樣,手里還是拿著那本英語語法書,趕著牛邁著輕盈的腳步踏向草坪。
她看了看草坪,似乎這小時候對她有著深厚感情的草坪,現在她卻不再留連了。只有那幾個小孩你追我趕,天真無邪,勾起了阿萍無限的遐思:“童年多美好,雖然幼稚了些,但過著無憂無慮,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愁,什么是干事業,什么是愛情,更不去想將來要找哪位男人做丈夫,幼兒只是貪玩好吃,純潔如白玉。如今阿萍十五歲了,什么事都朦朦朧朧地懂了些,在學校還有一個男同學給她寫過紙條情書,阿萍雖然不肯接受,但她覺得自己實在是長大了。如果能夠重新回到童年該多好啊!”阿萍在想著……
“萍姐,你在發呆啊!”常常和阿萍在一起玩的敏兒沖著她大喊了一聲,阿萍從遐思中蘇醒過來,連忙不好意思地辯解道:“傻敏,我在想問題哩!”
敏兒也不問她想什么問題,連忙拉著阿萍的手,叫阿萍在干凈處坐下教她唱歌兒。敏兒生來聰明,活潑好動,特別愛唱歌,記性也好。今年讀小學四年級了,考了個全班第一名。當然阿萍也非常喜歡她。
阿萍問敏兒:“你要我教么子歌?”
“當然要你會唱的咯,你學校教了你么子就教我么子歌好嗎?”敏兒說。
阿萍說:“教你唱《小芳》吧!”
敏兒說:“‘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的那首歌啊?”
阿萍點點頭說:“是!”
“好,好!錄音機上唱得蠻好聽嘞。”
阿萍開始教,便說先唱一遍給敏兒聽。
阿萍唱道:“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在回城之前的那個晚上,你和我來到小河旁……”
阿萍邊唱邊想著,想著自己好像就是小芳一樣,仿佛是在唱她自己,她很激動又很拘謹。不過越唱越不像了,她因為還沒有和誰在回城的路上來到小河旁,于是她把歌唱完了。
敏兒說:“萍姐唱得真好!”
“那個小芳就像是你喲!”敏兒開玩笑說。
阿萍說:“為啥像我,別個我都還讀書地。”
敏兒很天真可愛地說:“讀書也像。”
敏兒看了一眼阿萍又說:“萍姐,還是教我唱歌吧!”
阿萍教一句,敏兒就跟著唱一句,阿萍教了兩遍,敏兒就能夠唱了,還唱得蠻好聽的嘞!
敏兒說明天還要阿萍教歌。阿萍的牛快要吃禾苗了,阿萍剛站起來想去趕,敏兒卻說:“萍姐,我幫你去趕,你坐著看書好啦。”
敏兒飛快地把牛趕開,并朝著阿萍大聲說:“萍姐,我幫你看牛好了,你看書咯!”阿萍著了迷,隨便應了一聲“嗯”。
三、懵懂的初戀
阿萍看著書,有個語法總搞不懂。可能是阿萍著迷于英語了,人杰站在她身旁都不知道。
人杰是村里的知識才人,上高二了,英語覺得特別棒,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尤其寫得一手好字,人也長得英俊瀟灑,在他們班上稱得上是美男子,有許多俊俏的女同學追求他。
阿萍有個語法搞不懂,在煩燥之際,把書往身邊一甩,她的手正打在人杰的腳上,阿萍就蠻不好意思地想說一聲對不起又沒有勇氣。此刻,阿萍的臉越來越紅了。
為什么阿萍會這樣子呢?原來,阿萍從小就非常愛慕人杰,但是農村的偏見和世俗束縛了她,再加上少女的天生自尊和矜持強制自己。于是,阿萍外表對人杰卻又擺出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架勢,裝出一副對他不屑一顧的姿態。
這時,阿萍在惱怒之中碰著人杰,當然顯得尷尬和難為情。還是男子漢胸懷寬廣,見阿萍這樣子。當然,人杰非常清楚阿萍的內心矛盾,其實,人杰也特別喜愛阿萍的苗條美麗和溫柔嫻靜。在這時,人杰顯得若無其事,先開口了:“阿萍,碰到我一下沒關系的。”
人杰見阿萍低著頭還沒說話,便又轉移了話題說:“你肯定是有問題搞不懂了吧?”
阿萍也與許多好學的學生一樣,以不知為最大恥辱。于是,阿萍抬起緋紅的臉,迅速瞅了一眼人杰,發現人杰并沒有看自己,阿萍心里平靜了許多,微笑得不自然地說:“嗯,被你猜著了。”
人杰撿起書翻著問:“是哪兒處?”
阿萍在一旁看著說:“還要翻一頁!”
人杰仔細地看了看,然后正要解釋給阿萍聽時,敏兒趕著牛喊阿萍:“萍姐,回家關牛去了!”
阿萍站起身看了看西邊的天空,太陽剛剛躲在山坡上,金黃色的霞光照著云朵,天空中潔白的云兒變成了滿天的彩霞,絢麗多姿。阿萍平常總喜歡看這婀娜多姿的彩霞,因為她看過一本瓊瑤寫的叫《彩霞滿天》的生活愛情小說。現在她和人杰在一起,她仿佛變成了《彩霞滿天》中的主人翁,阿萍的心里有一種幸福感和少女懷春的不安。
敏兒趕著牛走過阿萍的身前,阿萍才知道自己的思想又在開小差了,又沉醉在幸福的幻想之中……
這時,阿萍怕人杰看出破綻,裝出若無其事地叫了一聲:“人杰,我們邊走你邊講解給我聽吧?”
他倆人,一個瀟灑,一個漂亮并排邁著步子向前走著,人杰細心地講解,阿萍認真地傾聽。他們挨得很近,有時聲音宏亮,有時卻像情人的密言,切切私語。
到了岔路口,人杰和阿萍將回各自的家,在路口分手時,講解也完了。人杰很自然地看了阿萍一眼說:“以后有什么問題盡管跟我講吧,希望我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阿萍這時覺得人杰太親切了,仿佛就是一位心靈相通的朋友,便也很熱情地說:“謝謝你給我講解題目,謝謝你的鼓勵啊!”
此時,天邊的彩霞已不見了,大地變得越發黑暗起來。阿萍伴著修長的倩影趕著牛回到了家,心情異常興奮,心想今晚將有一個好夢。人杰呢,挺起胸,略有所思地低著頭,步子很輕松愉快。回到家他明白了:原來阿萍也很喜歡我的嘛!
月亮在黑夜沉沉睡去,偶爾幾聲犬鳴打破了午夜的寂靜!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劉言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