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要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我國有7億網民,超過一半的人民在使用網絡,網絡成為政府執政問政的重要途徑。經常上網看看,走網絡化群眾路線,通過互聯網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接受人民監督,既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更是廣大領導干部應該身體力行的職責。走網絡化群眾路線,是傾聽民聲民意的需要。一方面,通過網絡傳播,群眾能及時掌握了解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和惠民政策,能保障各項政策真正落到惠民實處,能及時反饋群眾對政策方針的評價。另一方面,網絡作為了解群眾、深入群眾、為群眾解疑釋惑的新途徑,通過“線上”聽民聲、察民情,領導干部少了一些盛氣凌人,多了一些平易近人,能與網民更平等的交流,能更直接、更真切的了解群眾的呼聲與訴求,急群眾之所需、思群眾之所憂、解群眾之所難。
走網絡化群眾路線,是干部走向改進的需要。通過網絡,群眾可以直接發出自己的聲音,可以為政府建言獻策,可以對領導干部的不當行為進行質疑與批評。領導干部通過網絡接受群眾監督,能更多的了解真相,及時吸納建設性意見,警示自己,反思自己,改變自己。這是傳統觀念的轉變,是民主的集中發揚,更是領導干部不斷進步的需要。
走網絡化群眾路線,是引導輿論輿情的需要。當前,網絡輿論生態錯綜復雜,各種力量交織,雜音噪音不斷,部分網站為了增加點擊量,故意制造虛假新聞,不法分子更是散布謠言,煽動對立情緒,制造挑撥矛盾,割裂干群關系。通過走網絡化群眾路線,對群眾不了解情況的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的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及時化解,對錯誤的看法及時糾正,客觀真實地傳遞信息,正確的引導網民正視輿情,治理網絡空間的烏煙瘴氣、生態惡化,實現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
“上網看看”、“在線聊聊”是新時代下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新途徑。要讓關注網絡民情,回應網絡民聲,解決網絡民難,成為一種工作習慣,成為一種新常態,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構建一座領導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讓干群關系漸行漸近。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黃德寶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