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綏寧各地的荷已長成:身已高,葉已綠,花苞已舉,清香已生。腦海中總是閃現出綏寧縣長鋪子苗族侗族鄉坪溪村最峰寺山腳的那片荷塘,那田田的荷,如在期盼,似在召喚。于是,我于二〇一七年六月四日欣然前往,一睹芳姿,以應感召。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六月,正是荷最美的時節。她已離水而起,莖似玉管,葉如華蓋,顏色由青灰、微黃、轉為碧綠,沒有了初長時的含蓄,成長中的羞澀,出落得亭亭玉立,光彩照人。她們青翠欲滴,搖曳多姿:或撐一頂綠傘,臨風戲水,瀟灑飄逸;或擎一柱心香,對空合掌,虔誠莊重。她們隨遇而安,超凡脫俗:不追求什么,不逃避什么,清靜率性地生長;不喜歡什么,不厭惡什么,超然融和地生活。她們不孤芳自賞,懂得美麗無相礙、光明自相融,高低相間錯落有致地緊緊相依,用各自的美,互相映襯,鋪成連天的碧葉,染成美麗的畫卷。她們如懷春的少女,將自己的心思和美麗,緊緊包裹,珍藏在荷葉下,時時積蓄,刻刻醞釀,最后和盤托出,傾情綻放!
此時,南方的梅雨像多情的王子,執著而纏綿。他眷戀著荷,不肯離去,時常化作大雨不期而至。雨中的荷如清純的少女,天真而無邪。她舞動腰肢,熱烈地擁抱她的王子。王子深情灑落粒粒白色珍珠,想穿之成串,給她戴上,她卻把它化成無數的小珠拋向同伴,讓愛在天地間飛濺、流淌、傳播。她有時把同伴拋來的珠子凝成一顆顆白晃晃,亮晶晶的大珠,在自己素潔圓潤的臉上滾來滾去,盡情地親昵,然后,聚千萬感恩于胸中,收萬千寵愛于心田,當心盛滿了愛時,就優雅地轉身、彎腰、低頭,“嘩”的一聲,把所有的愛贈給生她養她的荷塘。
雨過云開,月懸中天。月下的荷塘如夢如幻:薄霧在荷葉間縈繞,荷葉婉如凌波的仙子,時隱時現,縹緲朦朧;魚兒依偎著荷,輕輕地吐著泡泡,透過葉間的空隙仰望星空,放飛化魚成龍的夢想;青蛙悠閑地坐在荷葉上,學老僧入定,靜靜感悟著荷的禪境,心神領會處,終究按捺不住,忍不住贊嘆出聲,讓靜夜更顯迷離、和諧、寧靜;綠蛙更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它不賞風月,不惹風情,只顧著不停地丈量荷葉,從這頂跳到那頂,像一串串跳動的音符,演奏著生命之歌。
此刻,晚風輕拂,月色如詩,清香撲鼻,蛙聲如歌,我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月下,輕輕問荷:
是什么讓你有如此秀美的身姿?是山的靈秀,還是水的柔美?
是什么讓你有如此灑脫的性格?是路上穿梭忙碌的人給了你啟發,還是天上的云卷云舒給了你暗示?
是什么讓你有如此曠達的情懷?是山中寺廟的晨鐘暮鼓驚醒了你,讓你處塵世而無染,還是人間萬物的興衰榮辱升華了你,使你擁麗質而不妖?
是什么讓你有如此高潔的品質?是歲月的靜好,讓你與世無爭,超凡脫俗,笑看人世的繁華,還是風雨的洗禮,使你潔身自好,返璞歸真,堅守一生的清凈?
從古至今,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人人喜歡你,個個傾慕你,你卻情有獨鐘,意有專屬,邀我于花前,約我在月下,你是要給我詮釋做人的道理、向我傳遞生命的真諦嗎?
荷無語。靜靜地立于荷塘中,默默地……
(寫于2017年6月)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周宗亮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