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百花盛開。在花的海洋里,不同的人對不同的花各有偏愛。有人愛富貴的牡丹,有人愛清遠的桂花,有人愛灑脫的菊花,有人愛艷麗的桃花,有人愛孤傲的梅花,有人愛純潔的荷花......
我喜歡春天,也喜歡春天各種色彩的花朵,還喜歡用相機去拍花,每到春暖花開之時,五顏六色的鮮花卻成了我鏡頭下的獵物。我什么花都愛,什么花都拍,但最偏愛的還是鄉下老家那安安靜靜的草籽花。
草籽花學名叫紫云英,媽媽叫它搖搖花,喜歡長在陰涼潮濕的地方。在鄉下,草籽花隨處可見,路邊、溪畔、溝旁、地坎、河灘、偏坡、田地里......到處都有草籽花的倩影。
草籽花盛開時美麗鮮艷,令人陶醉。遠遠望去,田野里茫茫一大片,猶如成千上萬只蝴蝶在抖動著翅膀,翩翩起舞,蔚為壯觀。走近跟前單朵看,花朵呈傘狀,紫里透紅、紅中泛白,花瓣形似菊花,花下邊是襯托草籽花的綠色小葉子。放眼群看,一朵連著一朵,形成一束;一束挨著一束,形成一片;一片連著一片,形成一張清美柔軟的花地毯。一群群蝴蝶、蜜蜂在花朵上飛舞,將一簇簇粉紫色的花朵點綴得更加嬌艷絢麗。
童年時代,草籽花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歡樂。每到春天,田地里,山邊荒坡到處都是草籽花,肥沃的草籽花長有半個人高,小孩子藏在里頭不易發現,伙伴們常在草籽花的田地里玩捉迷藏的游戲,當來人尋找時,便趴在花叢里快速爬到另一個地方藏起來。捉迷藏的游戲玩膩了,就用草籽花編花環、做草帽戴,用木棒樹枝當槍,玩打日本鬼子的游戲,在草籽花地里打滾撒歡兒。累了就躺草籽花上看太陽、觀云彩、數飛鳥......直到太陽偏西,大人喊吃晚飯才回家。日子雖已過去了幾十年,但這些純真的童話,卻時而在腦海里浮現。
草籽花不僅花色好看,它還是一種綠肥。集體化時期,公社每年要給大隊分配種植綠肥的任務,大隊又把任務分給生產隊,其所種的綠肥就是草籽。冬季來臨,田地閑置,農伯們就把草籽種撒到田里,第二年開春,草籽提前在地里吐出了綠意,待到花開滿園、芳香漫溢時,農伯們就把地翻耕過來,把草籽連莖葉帶花一起漚在水田里,變成肥料。那時候沒有化肥,種田耕地全靠農家肥和綠肥。草籽花借泥土獲得了生機,又為泥土化作了豐富的養料,在花卉當中,酷愛泥土如此深沉的,就是草籽花了。
草籽莖、葉柔嫩多汁,葉量豐富,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可用來喂豬,喂雞鴨等。牛也最愛吃草籽。那時候,生產隊耙田耕地全靠牛,生產隊的耕牛分別由農戶喂養著,喂養一頭牛一個月記30分工分,誰家喂養的牛跑出去吃了公家的草籽就得罰工分。草籽用途很多,收籽后剩下的籽夾殼曬干有一股清香的味道,是上等的枕頭墊充材料,母親常用它填滿家里的每一個枕頭。在哪半饑半餓的年代,草籽莖葉還可以伴主食充饑、草籽花可以入藥等。
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大面積種植草籽花的歷史一去不再復返,在鄉下再也看不到大片大片的草籽花了。偶爾能看到幾處草籽花,也就星羅棋布的在荒地里默默地怒放著。
前些日子回鄉下老家,路過一個小村莊,但見村莊外邊很是熱鬧,順聲望去那里盛開著草籽花,不少小朋友在玩耍。看到久違的草籽花,情不自禁地走過去觀看,剛到村口迎面走來一老者。
“你不是樂哥嗎?多年不見,我們都老了。”
“是啊,華弟,家里人都好吧!”
“多謝關心,挺好的。”
華弟比我小一歲,童年時我倆是最好的朋友,誰有吃的東西,總是二一添作五,各吃一半。相互問候之后,華弟指著橫穿村子的水泥公路說,那路的中心地段就是我們當年在草籽地里玩捉迷藏的地方,那時這地方只有兩座木房子,現都改造成磚房子了,公路兩旁規范的磚房子都兩邊山上易地扶貧改造的住戶。
我從小在外頭讀書,參加工作后也很少回家,聽華弟一說,腦子里也模模糊糊有點印象。兩人邊走邊談,很快走到了盛開的草籽花地里,聞著芳香的草籽花,順手掏出相機構圖對焦拍了幾張草籽花的照片,回到家里選了一張自己喜歡的作了電腦桌面,我每天打開電腦就看到鄉下老家的草籽花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劉玉松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