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附近有一座寺院,在坪溪村,叫最峰寺。往坪溪水上樂園方向走,沿山路而上,幾分鐘車程或二十分鐘腳程就會到山門。沿途綠蔭繽紛,蟬鳴鳥語,陽光和著樹葉泥土的芬芳,讓久在鋼筋混凝土里來回的我,呼吸都舒暢很多。
山腳下有小池的蓮花,夏至接連開放。蓮花之美,古來有之,婷婷于傘蓋之上,不媚不妖。佛家把蓮花視為圣品,“愿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可見一斑。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這是暗合佛陀精神的。我們的煩惱就像淤泥,在煩惱中吸取營養,才能開出蓮花。淤泥的黑臭,就像眾生的劣根,佛陀不舍棄任何一個眾生。不要淤泥,只要清水,煩心的人和事不要,只要喜歡的東西,那不是修行,是自私的逃兵。“莫欺少年窮”,少年如果沒有人欺負,也就像蓮花沒有淤泥,欺負也是奮發圖強的動力,受到欺負的少年立志走出大山,闖一番天地。沒人欺負的少年,溫室的花朵,大概率還在山里砍柴。
一入寺院門口,一眼看到的是“天王殿”,殿前立了許多的石碑,碑文記載了寺廟的歷史,和永禁附近居民擾亂寺廟等規定,還有一些善男子善女人捐款建寺名單。天王殿供奉的是四天王護法,和未來佛彌勒菩薩。穿過天王殿,進入的是四方天井,天井全部由古樸石階鋪成,平坦規整,古韻悠然。通過天井可參觀寺廟的主體“大雄寶殿”,里面供奉西方諸佛,左右是十八羅漢,可參拜可解簽。
來了最峰寺,不可不見“方竹”。方竹在寺廟后面,竹子的主干是方形的,這個禪意悠長。何謂方圓之道?方代表戒律原則,講五戒十善;圓代表圓融恒順眾生,讓眾生歡喜,想來親近佛法。光明禪師開示:佛法是恒順,而不是高人一等,恒順不是他人污垢,我也隨喜,而是淡然放下不去分別是非,每位眾生所行的所證的路皆不一樣,所以說一切顯示都有合理的因緣存在,既然合理,你的勤奮正直也是合理,他人的墮落也是合理。而且,一時的頹廢也有很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例子;一時的精進,也有地獄門前僧道多之說。這樣觀,才能明白念及因緣、心即坦然的深義,既然坦然面對就不會只認為自己是修行人,而他人就不是修行人,這樣放下,自然會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感慨,自然會真正恒順眾生,不自贊毀他,于是修才是正修,于是見才是正見。
最峰寺來還愿的人們中,求文昌求功名還愿的不少。寺廟古樸,菩薩靈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古時候的讀書人,被稱為“先生”。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更需要重道。有教書先生,有治病先生,有風水算命先生……教書育人的先生弘揚正能量很重要,有的在課堂上不自覺講時政,說貪腐和弊端,也許這位老師學富五車,懷才不遇,一肚子牢騷。這樣給學生們播下一顆社會陰暗的種子,認為社會是不公平的,有才華,有能力比不上有關系。這是讓學生開拓眼界,見了世面,還是負能量倒了很多垃圾?聽過一個風水算命先生的故事,一位女顧客婚姻家庭困苦,去算命,先生說此命格屬于婚姻在泥潭,離了要二婚才能順暢。還有一些律師從業人員也鼓吹“拆了木橋修石橋”。農村攔菜園的籬笆,看起來破舊又有漏洞,搖搖欲墜。因為外力的鼓吹把籬笆拆了,外力要負責。如果自然老化,風干,雨打,那是籬笆自己的事。周恩來總理青少年時期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期待承蒙文昌帝君庇佑的學子們,多栽花,少栽刺。
佛在靈山不遠求。在縣城附近的人們,可以來爬山,來避暑。喝杯山茶,聽聽佛樂。和宗教信仰無關,歡迎一切眾生來最峰寺。學佛就是要事事如意開心快樂嗎?不是的啊,學佛是讓你去掉心的分別和執著。魔不是猙獰恐怖的面孔,魔是你的那個分別執著心。有多少相在就有多少魔在,就有多少磨難在。真實的道場就是每一個當下眼前的存在和每一個念頭。修行不是一種逃避;更不能成為一種心靈的娛樂,或是爭權奪利。修行要從實際問題入手,每一個實際問題都是入口。每一個問題是道場,每一件煩惱的事是道場,每一次情緒的旋風是道場,每一次恐懼的到來是道場,每一個念頭是道場。能以平心靜氣處理而心不妄動,就是真修行。如果你婚姻有問題,有問題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場。如果你和老公的關系有問題,和老公的關系就是道場。如果你和同事發生矛盾,這與同事的矛盾是道場。如果你出現了錢的問題,錢就是道場。 如果畏懼生死,生死問題就是你的道場。有的人,從來不說佛或者其他宗教信仰。他們尊老愛幼,孝親愛友,熱衷于公益活動,待人接物讓人歡喜,就是活菩薩。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毛主席語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佛法。
最峰寺文昌靈驗,寺廟師傅慈悲智慧,備好筆墨紙張,誠邀各界人士前來寫字、抄經。齋飯蔬果常備,山里茶水常溫。以《弟子規》等傳統文化的書香潤澤心靈,用《心經》、《文昌帝君陰騭文》等佛道大家經典澤被加持。愿眾生自求多福,愿香客自書錦繡前程。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周景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