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綏寧手機報
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農歷六月十四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總書記點贊的苗繡有怎樣的魅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是國家發展巨變的雄壯交響,也是人民笑顏綻放的鮮活故事。回望2021年上半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地方考察中走進田間車間,情系百姓鄉親。人民網記者通過回訪總書記考察過的特色產業,描繪各地人民以實干圓夢小康、用雙手成就幸福的壯美畫卷。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繡既傳統又時尚,既是文化又是產業,不僅能夠弘揚傳統文化,而且能夠推動鄉村振興,要把包括苗繡在內的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好、發展好。”2月3日,習近平赴貴州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在黔西縣(現為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習近平走進扶貧車間,了解發展特色苗繡產業、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等情況。詳情點擊:http://hw.hisjb.cn/te1Bx
今日天氣:多云,局地有分散性陣雨 24-35℃
風向風力:東風2-3級
明日天氣:多云,局地有分散性陣雨
森林火險:3級可燃
【喜迎黨代會 開啟新征程】
★綏寧: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助力鄉村振興
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唱響文旅品牌多載體。過去五年,在省委、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大力實施“生態立縣、人才興縣、旅游帶動、特色發展”戰略,積極推進文旅融合和鄉村振興,開展全域旅游建設,全縣旅游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我縣自然生態優美,苗侗古村寨保存完好,巫儺文化底蘊深厚,市級紅色文物排名第一,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這五年,我縣文旅融合提升品牌形象。連續多年舉辦的“四月八姑娘節”已成為綏寧民族文化展示、旅游商品展銷、旅游資源推介為一體的盛大節慶活動;湖南衛視品牌欄目《爸爸去哪兒》第三季走進綏寧,引發了“跟著爸爸游綏寧”的熱潮;生態旅游電影《原生綠洲 我心綏寧》和《神奇綠洲 醉美綏寧》等宣傳片讓綏寧旅游資源走出“深閨”。文旅融合催生了一批獨具少數民族韻味的熱門景點。
這五年,我縣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我縣以發展鄉村旅游作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加快推進旅游重點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花園閣村興建了風雨橋、戲樓、長廊、碼頭、森林劇場和環島游道,發展觀賞荷花100畝;六鵝洞等7個村成立了民俗文化表演團隊;大園村建設了演藝中心、游步道、標志系統等;插柳村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僅太空蓮采摘和蓮子深加工就為54戶貧困戶每戶增收近3000元,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鄉村旅游讓青錢柳、茶葉、茶油、干筍、雕花蜜餞、土雞蛋等農特產品成了村民脫貧致富的“金蛋蛋”。
這五年,我縣旅游產業地位顯著提升。我縣實施“旅游精品”戰略,傾力打造黃桑生態旅游區的龍頭,黃桑生態旅游區入圍“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并榮升國家4A級旅游景區;堅持“旅游帶動”戰略,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實施“旅游+其他產業”融合創新發展,花園閣國家濕地公園正式通過國家驗收,堡子嶺國有林場成為全市唯一一家“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關峽插柳村、上堡侗寨被授予“湖南省五星級鄉村旅游區”稱號,巫水畫廊景區獲批國家3A級景區。上堡侗寨、大團侗寨申遺進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8年,我縣成功入選湖南省大湘西精品線路重點縣,融入了大湘西文化旅游圈。
這五年,我縣借助豐富的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旅游精品路線,開展紅色旅游主題實踐,真正把紅色旅游做大做強,讓綏寧的紅色品牌得以彰顯,著力構建“綠色生態、紅色文化、民族特色”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旅游業也逐漸成為我縣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劉蕓)
【綏寧要聞】
★縣人武部調研鄉鎮武裝部征兵工作暨星級達標陣地建設
7月21日,縣人武部部長熊巍對我縣鄉鎮武裝部征兵工作暨星級達標陣地建設進行調研和考察。
在經過現場檢查和聽取匯報后,熊巍強調,已評星級單位的武裝部要繼續規范軟件資料、加強硬件設施建設的完善,爭取基層武裝陣地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未評星級單位的武裝部要科學合理地立足現有基礎條件,努力在硬件配置與使用、軟件完善與規范上繼續下功夫。各鄉鎮武裝部大學生兵員征集工作要嚴格遵守相關紀律和要求,為下一步上站體檢打下夯實基礎。(向海 梁厚連)
★汝城縣考察組來我縣考察交流民族鄉慶典工作
7月21日,汝城縣委統戰部三級調研員朱文祥帶領該縣 延壽瑤族鄉、文明瑤族鄉、三江口瑤族鎮3個鄉(鎮)長,來我縣考察交流民族鄉慶典工作。縣委統戰部有關領導陪同考察。
在河口苗族鄉,考察組一行實地觀看了該鄉十年成果展,并召開座談會,詳細聽取了河口苗族鄉30周年慶典組織情況,就民族鄉逢十周年慶典工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交流。
考察組對我縣民族鄉慶典工作予以高度評價,認為我縣鄉慶工作有經驗、有創新、有亮點,有效推動了民族鄉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表示要把好經驗好做法帶回去學習借鑒。同時,希望兩地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學習交流,進一步推進兩地民族事業高質量發展。(張華 李旦)
【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黨史學習教育大家談丨從嚴從實抓學習 傾心傾力解民憂——專訪紅巖鎮鹽井村黨總支部書記陳立江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紅巖鎮鹽井村黨總支以支部書記為組長,牽頭負責黨史學習教育,從嚴從實抓好學習。黨總支采取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學習討論、演講比賽、專題黨課等多種形式,從百年征程的學習中洗滌心靈,激發奮進力量。把學習黨史同推動工作、優化服務結合起來,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提高為群眾服務的能力,開展“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全面走訪入戶,落實惠民政策措施;開展“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資格認定申請”活動,切實做到應補盡補,精準發放。(羅東旭)
【鄉鎮新聞】
★武陽鎮全方位多舉措開展防溺水工作
7月22日下午,武陽鎮在雙鳴村楊家灣大壩舉行防溺水應急演練,各參演人員按照預案和分工,迅速組織對溺水人員施救。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縣關于中小學生防溺水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該鎮周密部署、積極行動,全方位、多舉措,扎實有效開展了中小學生防溺水工作。該鎮與家長簽訂學生防溺水承諾書1400余份,落實了家長家庭教育和校外監護責任;組織對48個重點水域和事故多發地進行排查,安裝警示標志148余處;臨聘重點水域巡查人員39名,對危險水域開展一日三巡查,確保防溺水工作落到實處。(李葉青)
★寨市鄉:多措并舉織牢暑期防溺水安全網
連日來,寨市苗族侗族鄉由駐村干部牽頭,組織各村、社區對危險水域及留守兒童、特殊家庭兒童進行摸排,安排村支兩委、組長、家屬親戚或黨員為留守兒童責任幫扶人,嚴防盯牢重點對象;成立由村支兩委、駐村輔警、護林員、黨員組長的巡邏隊共29支,做到村、社區巡邏全覆蓋,每日不定時對轄區內河道進行巡邏,登記巡邏臺賬;在重點水域及趕集日張貼、發放防溺水宣傳資料,以微信群、村村響為陣地,每日推送、播放防溺水知識,聯合學校對村、社區留守兒童、特殊家庭兒童進行走訪,點對點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加強家長的監護和防范意識。(申聰)
編輯:楊汐
編校:秦玲玲
編審:黃生勇
【要聞速覽】
★湖南省慈善總會發布“馳援河南”倡議書
近日,河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幫助災區群眾早日渡過難關,湖南省慈善總會發布“馳援河南”倡議書,號召社會各界愛心單位、企業和愛心人士伸出無私博愛之手,慷慨解囊,為遭遇洪災的河南群眾撐起一片藍天。捐贈熱線:0731-84502283、84502285,接收善款戶名:湖南省慈善總會,賬號:582057360949,開戶行:中國銀行長沙市東風路支行。(紅網)
>>截至22日4時,強降雨造成河南省103個縣(市、區)877個鄉鎮300.4萬人受災,因災死亡33人,失蹤8人。目前,河南全省已緊急避險轉移37.6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5.6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15.2千公頃,成災面積77.9千公頃,絕收面積10.3千公頃。(新華社)
◆省統計局發布數據稱,上半年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2.1%,兩年平均增長6.9%;推動全部工業增加值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0.8%。(紅網)
◆今年2月以來,豬肉零售價格連跌一度引發關注。湖南省商務廳日前發布的2021年第29周湖南省生活必需品市場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本周全省豬肉零售均價仍以震蕩回調為主,價格基本平穩。(紅網)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22日表示,實驗室引入新冠病毒“極不可能”。武漢P4實驗室作為防護等級最高的實驗室,自投用以來沒有發生任何泄漏事件。同時,中國也不會接受世衛組織提出的針對中國第二階段的溯源調查。(央視)
◆截至6月底,2021年調整增加的養老金已全部發放到位,涉及1.27億退休人員。12個省份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省級基礎養老金。發放失業保險待遇346億元,發放價格臨時補貼5.2億元。(中新網)
◆人社部等八部門22日發布意見,首次明確平臺企業對勞動者權益保障應承擔相應責任。意見從勞動報酬、休息、勞動安全、社會保險等多方面補齊制度短板,并將所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勞動保障基本公共服務范圍。(新華網)
◆國際奧委會宣布,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將主辦2032年夏季奧運會。布里斯班也成為了繼1956年的墨爾本和2000年的悉尼之后,第三座舉辦夏季奧運會的澳大利亞城市。(中新網)
【健康生活】
★暴雨后的健康提示
1.不食用被雨水浸泡過的食物,特別是變質、霉變的食物;2.不接觸或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動物及陰雨水后出現的菌類;3.不赤足蹚水;4.不飲用生水;5.皮膚在雨天浸泡了,要及時用熱水淋浴,不要泡澡。
【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編輯短信HW510發送到106580009,聯通用戶編輯短信HW510發送到106285410,電信用戶編輯短信HW發送到106285410510,即可訂閱綏寧手機報。綏寧手機報由綏寧縣融媒體中心編發,感謝您的收看。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