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邵陽客戶端 全媒體記者 袁光宇 通訊員 肖團結 王勇
3月1日,位于雪峰山腹地的綏寧縣水口鄉茅坪村冰消雪融。當日,該村四組村民侯巧生和周紅夫婦給剛剛出生的三孩侯昕玥舉行因大雪封山而推遲了3天的“三日宴”。
“如果沒有鄉里、村里的黨員干部和父老鄉親一起幫忙鏟通道路,沒有鄉衛生院醫生冒雪上門接生,我們母女兩人都會有生命危險!”周紅向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說。
“如果沒有大家的緊急救援,這回我爺爺的命也肯定保不住!”到場道喜的陶喜鳳接著說。
隨著周紅、陶喜鳳等人的訴說,一個連環大營救的動人故事,開始“飛出”巍巍雪峰……
2小時打通救援產婦路
2月22日至23日,水口鄉迎來了一場大暴雪,地面積雪超過30厘米,全鄉交通和供電全部中斷,部分區域通信中斷。
“侯院長,侯院長,我老婆馬上要生了。車子開不出來,也開不進去,怎么辦?”2月23日6時5分,水口鄉茅坪村四組村民侯巧生將鄉衛生院院長值班室的大門擂得“咚咚”作響。
鄉衛生院院長侯春生聽聞,翻身而起,一邊安排兩名醫護人員迅速準備分娩所需醫療器械,叫醒救護車司機,一邊向鄉黨委政府狂奔而去。
接到報告,鄉黨委書記朱立明和鄉長肖和謙立即安排人員搶修通信設施,然后要求所有在家的鄉干部立即調集一切能夠調集的鏟車、挖機,盡快打通一條鄉衛生院至產婦家的道路。
挖機作業
從鄉衛生院到產婦家距離僅2公里,但是要在這鋪滿厚厚積雪的道路上鏟出一條車道,談何容易?尤其是當時暴雪依然漫天飛舞,兩人相距10米都難以看清對方眉眼。
緊接著,產婦進一步告急的消息傳來。
“不能傻等路通,我們必須考慮其他辦法!”關鍵時刻,朱立明當機立斷。他要求全部應急搶險人員一分為二:第一路人員由他本人率領,負責指揮工程機械繼續鏟出生命通道;第二路人馬由肖和謙率領,護送侯春生等3名醫務人員徒步趕往產婦家中。
人工鏟雪
雪落無聲,只有機械鏟雪的聲音和踏雪而行的聲音在水口大地上回蕩。
奇怪的是,原來公路上只有百來名鄉黨委政府組織的應急搶險人員活躍在冰天雪地之中。一會兒,整條從鄉衛生院通往產婦家的路上,都站滿了人。
“原來,水口鄉大街上的居民和茅坪村及周邊村村民聞訊,都自帶工具,趕來幫助除雪。最高峰時期,路上參加鏟雪的人員多達上千人。”事后,朱立明介紹。
“我們村有1970多人,黨員79人。在家的黨員和村民,只要是行動自如的,不管男女老幼全部都參加了那天的打通生命通道行動。”茅坪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周躍鵬說。
當日7時30分,由肖和謙帶領的醫療小分隊順利到達產婦家,并立即開始接生工作;8時,由鄉黨委書記率領的道路鏟雪小分隊成功打通了鄉衛生院至產婦家的道路;8時05分,一名健康女嬰通過順產呱呱落地。
“我前面是兩個兒子,第三胎就盼生個女兒。可我這個女兒不是老天爺給的,是干部和鄉親們給的。”周紅說。她給女兒取小名“雪妹”,目的是讓孩子以后能夠記住自己的生命是怎么來的。
和平年代的英勇大會師
8時30分,水口鄉中心區域部分恢復通信。
就在雪妹安全降生后大家面帶勝利的微笑走在返程道路上時,9時12分,又一個消息傳來:茅坪村9組83歲老人陶光湖病重,而水口鄉衛生院不具備救治能力,急需送往縣城醫院搶救。
水口鄉是綏寧縣有名的高寒山區,平常年份,每逢雨雪天氣必然導致交通中斷。特別是該鄉與瓦屋塘鎮搭界的兩頭田地帶,海拔超過1000米,每年都有長達1個多月的積雪覆蓋期,今春積雪更是超過40厘米,被人稱為“綏寧的玉龍雪山”。
“從陶光湖老人家至萬江公路主干道,足足有18公里,全程嚴重積雪,如何把老人送至縣城醫院?”一道難題擺在水口鄉廣大黨員干部面前。
朱立明再次當機立斷,由他本人立刻組織擴大應急搶險隊伍,鄉機關黨員干部及沿線村組黨員干部全部參與清障鏟雪;由肖和謙組織醫療救治隊伍前往病人家中開展救護運送;侯春生及醫護人員在救護車上隨時掌握病人病情。行動開始,一時間,茅坪村、茶山村、水口村等公路沿線的廣大村民在各村黨員干部的帶領下,傾村出動,推車、鏟雪、清障;水口鄉汽車修理廠老板黃湘文帶上鏟車、雪鏈、修車設備,茶山和棚加工廠老板徐立和也開上自己的大型鏟車,積極加入救援隊伍。
清理垮枝
“我們茅坪村九組67歲的黨員陶光魁和72歲的村民陶光祝手持柴刀,專門負責清理從山上倒伏到路中的垮枝,兩人的雙手都磨出了血泡;年近六旬的侯福蓉大嫂把炭火爐子一路擺在雪地里,給應急隊員燒開水喝。”周躍鵬介紹。
9時40分許,一個格外振奮人心的消息傳到水口鄉:在縣委書記佘芝云的調度下,綏寧縣公路養護中心主任黃革平正率領一支專業應急搶險隊,從瓦屋塘鎮官路社區出發,一路爬坡鏟雪,期待與水口鄉的應急搶險隊中途會師。
原來,當日正在綏寧縣武陽鎮執行任務的黃革平接到縣委縣政府指令后,立即組織26人的搶險隊,攜帶多臺大型鏟車、撒鹽車和巡路車,采取與水口鄉應急搶險隊雙向同時破冰推進的方式,力爭在最短時間內搶通道路,挽救老人生命。
在兩支應急搶險隊伍的共同努力下,經過6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戰,當日下午16時許,兩支隊伍神奇地在水口鄉水廟仔村雪峰會戰紀念碑處勝利會師。
轉運老人
傍晚,陶光湖老人順利進入綏寧縣中醫醫院治療。
雪地里筑起紅色長城
“你可以不相信救護車的性能,但你必須相信我們醫護人員的決心;你可以不相信防滑鏈的力量,但你必須相信黨旗下的凝聚力;你可以不相信挖機的神奇,但你必須相信老天爺下了幾天幾夜的大雪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全部鏟除!”2月23日深夜,應急搶險歸來,朱立明在自己日記中飽含深情寫道。
眾人推車
“我永遠也忘不了應急搶險那天,插在茶山村兩頭田地段的鮮紅黨旗在冰天雪地里獵獵飄揚的情景。雪那么白,旗那么紅,而我們的應急搶險隊員一個個脫下外套,鏟雪、砍樹、推車……雪可能攔住我們的路,但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腳步。”肖和謙也在自己微信朋友圈里留言。
“我們單位一名應急搶險隊員蘇文彬在此次大營救中,不慎摔倒,腳踝一下子腫得像個‘包子’,但他強忍劇痛,輕傷不下火線,繼續投入到搶險中,事后,被診斷為‘腳踝嚴重扭傷’。”綏寧縣公路建設養護中心主任黃革平為戰友點贊。
來源:云邵陽客戶端
編輯:秦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