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3月25日訊 (全媒體記者 張春祥 通訊員 劉富強 李合鋒) 近段時間來,我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清明節將至,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們的清明出行會不會“黃”?是否會因為健康碼變黃、甚至變紅而導致無法出行?湖南省疾控中心專家提醒,要想清明出行不會“黃”,民眾要持續增強防護意識,減少人員聚集,做好個人防護,確保萬無一失。
專家提醒,湖南省居民健康碼如果14天內有以下情形的人員將被賦黃碼: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可能暴露人群(時空伴隨者);有高風險地區所在市州或潛在社區傳播風險的中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旅居史者;有中風險地區所在市州旅居史者;發生本土疫情省份的入湘人員。另外省內29類高風險崗位重點人員應按相關要求定期開展核酸檢測,逾期未開展檢測者也將被賦黃碼。
對于那些被賦黃碼人員將會收到短信提示,請按短信提示要求落實防控措施,并按要求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的可能暴露人群(時空伴隨者),有高風險地區所在市州或潛在社區傳播風險的中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旅居史者實行7天3檢。有中風險地區所在市州旅居史者實行3天2檢。發生本土疫情省份的入湘人員實行1次檢測。按要求完成核酸檢測且結果均為陰性,黃碼自動解除。如發現黃碼賦碼不準確或未自動解碼,請向所在地社區申請解碼。出現湖南省居民健康卡亂碼、不能注冊等情況可電話咨詢0731-12320或通過健康320平臺處理。
專家表示,近期必須要做到幾下幾點,清明出行才不會“黃了”。
一是密切關注近期國內、省內疫情動態,嚴格遵守出行要求。非必要不遠行,確需出行要提前規劃好路線,合理安排交通工具。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區、旗)人員嚴格限制出行;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它縣(市、區、旗)人員非必要不出行,確需出行的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嚴格限制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區、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它縣(市、區、旗)。
二是嚴格落實防疫政策,及時主動報備報告。嚴格執行國家及省市有關防疫政策要求,所有入(返)湘人員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湘,并在抵湘后第一時間進行報備,了解當地的防疫要求,并配合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測溫、掃場所碼、核驗健康碼、通風消毒、督促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加強人流引導,避免人員聚集。
三是加強自我防護,規范佩戴口罩。公眾要繼續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分餐食、用公筷、一米線等衛生習慣,配合做好掃場所碼、亮健康碼、核酸檢測等疫情防控措施。不管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還是自駕返鄉都要做好路途中的防護。出行和進出人流密集型的場所,一定要正確規范地佩戴口罩;同時注意保持個人衛生,避免用手直接觸碰眼、口、鼻;旅途中減少與他人攀談和就餐次數。
四是倡導綠色祭掃。倡導網絡祭掃、居家追思、代為祭掃等綠色祭掃方式。農村掃墓要從簡從小,合理安排祭掃時間和出行路線,錯峰祭掃,減少祭掃現場人員聚集,不得借祭掃活動舉辦春游聚集吃喝活動。
五是非必要不舉辦聚集性活動。按照“誰舉辦、誰負責,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嚴格控制場所規模及人流量,防止人員聚集。提倡家庭聚餐聚會等不超過10人,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確需舉辦的盡可能縮小活動規模。60歲及以上老年人和嚴重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應盡量減少去人群聚集場所。
六是做好自我健康監測。返程回來后要做好14天自我健康監測,并密切關注家人身體狀況,一旦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癥狀,應立即佩戴醫用口罩,前往就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如實向接診醫生告知旅行史、活動史和接觸史,就醫過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從外省返程歸來的人員應主動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并持續關注國內疫情形勢。若發現近14天到過中高風險地區以及本土有陽性病例報告的城市、與陽性人員同乘交通工具或活動軌跡有交集,以及發現健康碼轉為“紅碼”或“黃碼”的人員,第一時間到所在社區(村、屯)和所屬工作單位報備。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編輯:秦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