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趙江紅)11月2日,我縣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縣城區緊急采取社會面管控措施。溶巖、大寨、袁家團三個城中村處于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但三個村不同于社區的管理模式,區域內下沉干部少,防控任務卻和社區一樣。在此情況下,三個村采取村民自治的方式,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使用,號召熱心的群眾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扛起疫情防控的大旗,為奪取全縣疫情防控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這三個村所轄區域內不僅有本村的村民,還有其它社區的居民、企業的員工、租房客等流動人口,防疫壓力大、管控難度大。面對疫情,三個村及時響應,第一時間由長鋪子苗族侗族鄉黨委批復成立了三個村聯合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作用,構建起了黨員干部帶頭上、組長群眾齊參與的抗疫工作體系,各個卡點、巡邏隊都分別至少安排了一名干部、一名黨員、一名組長,相互監督、相互配合,出色地完成了各個環節的抗疫工作任務。
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三個村包括駐村工作隊,后盾單位、下沉工作人員和群眾共有344人參與了疫情防控工作,其中農村黨員58人,鄉鎮干部18人,村組干部45人,下沉工作人員(含駐村工作隊)46人,發動群眾177人。各點長、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在疫情面前,充分發揮了凝聚力、團結力、戰斗力,涌現出了許多先進事例、模范典型。
大寨村支部書記王日強沖鋒在前,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當中。因其家在管控區外,有家不能回,他就一直住在村部,經常加班工作到深夜,處理協調各種問題、難題,確保了整個大寨村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進行。
大寨村志愿者蘇文德,作為一名黨員,在接到上級下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主動報名參加志愿服務,維護核酸檢測隊伍的秩序,參與交通道路卡口的輪流值班。,只要不是值班時間,他都第一時間回到村部主動協助村干部做資料,匯總數據,期間還協助后勤組給村民運送物資,連女兒生病都無暇照顧。他說:“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疫情面前必須要起到帶頭作用。”
袁家團村支部書記黃秋娟,帶頭深入群眾宣傳摸排,廣泛動員支部黨員、鄉村醫生、村民小組長和廣大群眾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后盾單位、志愿者前來參與抗疫沒有地方住,她就將自己家的房子騰出來,第一時間將下沉支援抗疫的工作人員安頓妥當。為能讓村民早上7點準時參加核酸檢測,她提前2個小時起床開始做準備,穿上厚厚的防護服,為村民登記信息錄入。疫情突發,很多村民沒有儲備好充足的食物藥品,為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她每每上午做完核酸,下午就開著自己的車上縣城為村民購買緊急醫藥和生活物資,朋友開玩笑說她是“燒著私人的油,辦著公家的事”。
袁家團村的后盾單位縣人社局領隊蘇小華,在接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命令后,她連夜帶領縣人社局8名同志深入基層,并主動要求吃住在村。她不僅協助袁家團村建立起完善的疫情工作機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而且在日常抗疫工作上發揚了革命的“一塊磚”精神,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當過信息錄入員、秩序維護員、后勤保障員、疫情防控信息宣傳員等角色,都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
溶巖村新一屆村支兩委成員村秘書蘇綱,是村里的疫情防控信息員。疫情發生后,他義無反顧沖鋒在溶巖村抗疫最前線。為了做到底子清,他跟溶巖村抗疫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摸排人員信息,真正做到了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并加班加點把人員信息錄入電腦,給接下來的核酸檢測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按上級要求每天及時準確上報各類報表、信息。為了做好核酸采樣,蘇綱始終堅持在核酸檢測信息錄入的崗位上,每天6點準時到崗,穿著隔離服汗流浹背地工作,沒有任何怨言。九次核酸檢測,他沒有少錄或錯錄一條信息,每天的數據都是零失誤,保證了全村核酸檢測的百分之百準確率。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宣傳,他組織人員在村組不間斷地巡邏及播放疫情防控音頻,極大提高了村民抗擊疫情的意識及配合度。
除此之外,抗擊疫情也離不開百姓的支持。溶巖村沒有疫情防控辦公地點,值守人員連張凳子也沒有,居住在此區域內的綏寧縣金輝投資置業有限公司的鄧小軍、鄧小毛兩兄弟無償提供了2間門面作為臨時辦公地點,還接通了水電。交通卡口沒有電、沒有炭火、沒有桌椅板凳,老百姓二話不說就從家里接來電、端來火盆、扛來桌椅板凳。期間,大寨、袁家團分別有兩位老人不幸過世,其家屬更是嚴格遵守疫情期間“喪事簡辦”的要求,主動向村里進行了報備,并將參加葬禮的人員控制在了三十人以內,自覺地不辦宴席、不辦法事,出殯當天所有扶柩人員包括孝家均身穿隔離服、戴口罩手套,做好防護措施,在事后還認真地對各場所進行了消毒處理。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的同志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有的是下沉的黨政機關工作人員,有的是村干部、黨員、組長,有的是普通的社會志愿者和群眾,他們在抗擊疫情的道路上不計個人得失,舍小家為大家,用自己強有力的擔當精神,構建起了抗擊疫情的銅墻鐵壁,共同守護著熔巖、大寨、袁家團這一方“凈土”。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趙江紅
編輯:龍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