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記者唐芳艷)“碘酒和棉簽我已經收到了,非常謝謝你,謝謝物資保供組的同志們。”“朱大哥,你客氣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11月10日22時,縣農貿市場物資保供組打包組組長唐世勇正在辦公室整理第二天的物資資料,接到了來自大公坪社區居民朱大哥表示感謝的電話。
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打的也是后勤戰、保障戰、物資戰。自11月2日我縣發生疫情以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我縣迅速開啟物資保供模式,涌現一大批舍小家為大家、埋頭苦干的人,他們爭分奪秒接收調撥生活物資,全力守好“大后方”,保障縣城居民的基本生活物資需要,為打贏本輪疫情阻擊戰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唐世勇就在其中。
今年29歲的唐世勇,現任武陽鎮人民政府一級科員和紀委干事,從事紀檢工作。當得知縣城突發疫情,需要大量工作人員,唐世勇第一時間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志愿者,就此成為縣農貿市場物資保供組的一員,晝夜奮戰在物資保供一線。
由于本輪疫情發生突然,時間緊、任務重,唐世勇就和物資保障組的同志駐扎在了縣農貿市場,負責全縣10個社區、5萬多人口的物資供應,平均每人每天打包上百袋蔬果肉類。本該變冷的11月,今年氣溫卻格外反常,近30度的氣溫穿上厚厚的防護裝備密不透風,不一會就滿身是汗。
“醫護人員在前線與時間賽跑,用自己的生命同疫情戰斗,我們作為保障人員,讓大家沒有后顧之憂,一定要跑出‘最快速度’!”唐世勇說。
“其實身體上的苦和累并不算什么,群眾的不理解我也明白……”唐世勇說道。因為疫情原因,縣城的群眾長時間封閉在家里,有時蔬菜瓜果供應的種類不固定不能買到自己想吃的菜,又因訂單過多配送不及時、蔬菜瓜果不新鮮等問題。面對這種情況,唐世勇就利用吃飯的間隙和保障組的同事們經常討論如何優化打包配送流程,以保障群眾能更好更快地吃上新鮮的瓜果蔬菜。
參與此次物資保供工作的肖坤雄告訴記者:“唐世勇同志作為我縣物資保供組的成員,把群眾的需求放在第一,對每次安排的任務總是用心用情地做好,得到廣大居民的一致稱贊,也帶動了我們的工作熱情,讓我們積極投入到工作中。”
物資保供工作任務繁重、時間緊,經常會出現突發情況。11月10日19時,唐世勇手機突然響起,原來是家住長鋪鎮大公坪社區的朱某因其小孩在玩耍時不慎摔傷流血不止,現急需一些碘酒和棉簽。接到電話的第一時間,唐世勇立馬往附近最近的藥店趕去。因疫情管控的原因,全縣藥店大部分已關閉,需要碘酒和棉簽只能各個片區挨個尋找,跑遍了大半個縣城,30分鐘后,唐世勇終于將碘酒和棉簽送至朱某手中,朱某眼含熱淚表示感激。這便是開頭出現的畫面。
自疫情發生以來,唐世勇和保障組全體工作人員以高質量、高標準、高要求的方式,完成了全縣數萬名人員的物資保障工作,用堅守和奉獻詮釋了責任和擔當,為全縣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積極貢獻。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唐芳艷
編輯:楊汐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2022/11/14/1204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