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梅深入和平社區商貿城開展一線抗疫工作)
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秦玲玲)疫情就是命令。11月2日下午5點,正在辦公室忙碌的邵陽市政協委員、綏寧縣政協農業農村委主任肖玉梅接到通知:馬上趕去和平社區,商貿城里面有一位居民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陽性。來不及向家人報告,更沒有去家里拿任何衣物,她與縣政協的另外4位同事立馬從辦公室出發,進入綏寧縣疫情防控核心區——和平社區商貿城,直至疫情全部撲滅,成為了真正的“最美逆行者”。
(11月2日晚,肖玉梅(左二)與政協4位同事逆行進入疫情防控核心區)
沖鋒陷陣,勇做抗疫“排頭兵”
11月2日晚上8點,接通知,商貿城所有居民馬上到巫水河邊碧水花園門口排隊做核酸檢測。肖玉梅等5位政協志愿者一來到該區域便迅速進入工作狀態,跟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負責核酸數據采集登記、敲門喊話、維持秩序等,忙到凌晨4點才結束。大家就地在賓館住下,稍微休息片刻,早上六點半,沒有吃早餐,就開啟了新一天的工作。當天,又有3位政協的同志加入進來,8位勇敢的政協人在采樣點開展志愿服務,一直忙到下午4點多。
“需要上門上戶全部再做核酸,不能落下一戶、不能漏掉一人。這是政治任務,政協、煙草公司、公路養護中心、中華保險公司4個后盾單位來的幾個人,必須保證完成任務,攻下這座堡壘。”下午5點鐘,剛吃了中餐,還沒開始休息,肖玉梅和同事們又接到新的命令。任務重、時間緊、人員少,已經連續奮戰一天一夜,大家深感重任在肩、壓力巨大。政協8位勇士來到河邊宣誓——有沒有信心?有。上不上?上。鏗鏘誓言,堅定有力的宣誓聲鼓舞著大家繼續戰斗。隨后,肖玉梅和“戰友們”穿上防護服,背起工具,領著辛苦的醫護人員,一棟棟樓地往上爬,一戶戶地把門敲開,顧不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忙到凌晨3點多終于完成任務。
(11月3日晚上奮戰到凌晨3點多)
11月4日下午,居住在商貿城片區的部分黨員、干部加入到志愿服務中來。社區將整個商貿城分成8個網格,縣政協幾位原來負責的區域分成第6、第7網格,伍茂興、吳清榮被安排在第7網格,黃文彬、龍康云、黃啓清被安排在第6網格,肖玉梅與李旭琴、陳凱被分配到一個全新的區域——第5網格。肖玉梅熱心地將前幾天的工作經驗分享給志愿者與核酸采集醫護人員,就開始上門上戶行動。幾天下來,她對第五網格樓棟位置、住戶基本情況、每日核酸人數、異動原因等都清清楚楚,做到了底子清、情況明。
(上門上戶做核酸)
從2日逆行進入疫情防控核心區,肖玉梅勇做防疫“排頭兵”,與各位志愿者夜以繼日地奮斗在抗擊疫情最危險的第一線,用熱血和汗水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抗疫之歌。
盡心盡責,當好群眾“勤務員”
加入第五網格戰斗后,肖玉梅除了帶領醫護人爬樓上門上戶做核酸,還主動把工作延伸到第五網格居民每日的物資采購與發放、答復解決居民臨時性問題中去。疫情之下,心理問題凸顯,擁有“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的肖玉梅特別關注、關愛大家的心理健康。她時刻緊盯“商貿街六至七巷五網格平安微信群”,只要有人提出有焦慮情緒、臨時性問題等,她每次都是第一時間回復、交流、答復、解惑,因此第五網格的居民有事就呼她。
(在肖玉梅幫助下,楊老爹在醫院過了一個特殊的70歲生日)
11月8日晚上十點多,肖玉梅在微信群看到網格楊玉明說,她父親楊貴東因病從11月1日就在縣人民醫院住院,明天69歲生日,老人說沒有紅包、沒有蛋糕都可以,就是想把胡子刮一下,可沒有刮胡刀……肖玉梅心想,69歲,按綏寧的習俗,就是七十大壽,作為女兒,不能陪伴在父親身邊,連一個刮胡子的愿望都不能滿足,內心會是多么的難受啊。她立馬回復、安慰、祝福、想辦法,并第一時間聯系了縣人民醫院副院長龍運軍。沒想到十分忙碌的龍運軍副院長也立馬回信,表示一定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讓楊老爹過一個愉快的生日。11月9日上午,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的醫護人員把他們的存糧水果、牛奶和特意要醫院食堂準備的長壽面送到楊老爺子的病床前,護士為他刮了胡子。在醫護人員的陪伴下唱著生日歌,老人的臉上露出了住院后久違的笑容。楊玉明感激地說:“非常感謝梅姐的幫助!當時我也是抱著試一下的心態在群里這樣一發,沒想到梅姐很熱心地馬上聯系醫院,幫我們完成了這個心愿!”
幾天下來,肖玉梅成了第五網格的“網紅”。有人問她:“你在疫情防控核心區工作,又忙又累,還去管那么多事,你不覺得累嗎?”她回復道:“看大家不停@我,雖然累、操心,但我覺得那是對我們志愿者的依賴,更是一種信任。我們志愿者不是萬能的,也不可能解決他們提出的所有問題,但有人回應,有人在幫忙想辦法,他們就知道政府有人在管事,心里踏實、安心。”
用心用情,變身兼職“戰地記者”
肖玉梅除了在抗“疫”一線英勇奮戰,做好群眾“勤務員”、心理“疏導員”,她還每天用心用情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并發在微信朋友圈。很多朋友和她說,大家非常關心“核心區”,每天等著她的朋友圈更新,從中了解里面的抗疫情況,她的朋友圈內容被稱之為“抗疫日記”。
因記者進不了高風險區,肖玉梅朋友圈的內容多次被媒體采用,大家都說她是一位優秀的“戰地記者”。新綏寧11月6日《齊心戰“疫”,你我同在!用點點星光匯聚成勝利曙光》,里面的很多圖片素材就來自于肖玉梅5日晚上的朋友圈;為楊老爺子滿足生日愿望的記錄,也被記者朋友挖掘,《楊老爹特殊的70歲生日》被市、縣各大媒體宣傳報道,傳遞出綏寧這座城市在抗疫非常時期濃濃的人情味。
肖玉梅與她的愛人自11號2日起,都聞“疫”而動、向“疫”而行,拼博在抗“疫”第一線,不能回家,更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與生活。14歲的女兒戴悅姮今年在綏寧一中讀高一,近段時間在家上網課,她每天生活自理、學習自覺,還抽出時間對著變身“大白”的媽媽畫素描、發朋友圈,為抗疫加油鼓勁。她們全家齊上陣,并肩戰疫情,可稱得上是“最美抗疫家庭”。
(肖玉梅的女兒戴悅姮為第五分區加油鼓勁的素描畫)
在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齊心協力下,從11月13日24時起,縣城已逐步分級分類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但肖玉梅和戰友們依然堅守商貿城繼續上門上戶做核酸,11月15日上午,她在微信上告訴記者:“今天到第四網格支援,哪里需要哪里搬。”這就是肖玉梅,只要黨和人民需要,她便毫不猶豫挺身而出,用熱血書寫忠誠和擔當。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秦玲玲
編輯:楊汐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2022/11/15/1204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