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宋三龍 向海)7月2日,在長鋪子苗族侗族鄉道口村的稻田里,道口村黨總支組織黨員冒雨扶苗,爭取將洪災損失降到最低,確保糧食豐收。
歷經兩次強降雨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導致道口村受災嚴重,稻田過水面積600余畝(其中絕收100余畝,損壞120余畝),房屋損壞22棟,道路損毀400余米,河堤損毀1000余米,攔河壩沖毀2座,安全轉移群眾250余人次,經濟損失480余萬元。
汛情就是命令,道口村黨總支聞“汛”而動,按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廣大黨員干部聞令而動、迎難而上,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防汛抗洪救災一線挑重擔、當先鋒、打頭陣,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讓黨旗在防汛救災保生產第一線高高飄揚。
在抗洪救災第一線,道口村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積極組織群眾、動員群眾、聯系群眾,切實筑起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的堅強戰斗堡壘。廣大黨員干部身先士卒,舍小家顧大家,高舉黨旗 ,讓群眾能找到“主心骨”,做到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黨員,深入一線開展巡河、排查、入戶敲門動員、組織群眾轉移等工作,以沖鋒在前的責任擔當,成為抗洪救災工作的主力軍、群眾依靠的主心骨。
洪水暴漲、深夜敲門,只為群眾盡快安全轉移,所有黨員都迅速行動起來,深入低洼地帶群眾家中,積極開展“敲門行動”,叫醒群眾盡快轉移,重點關注孤寡老人、困難黨員、困難群眾等群體,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長鋪子苗族侗族鄉道口村村民伍芬林說:“6月17日那天早上下暴雨,我吃了早飯,聽村里的廣播講讓群眾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正準備趕往村級服務中心,村里的黨總支書記就到我家來了,看到我腳不方便,他就來到我家攙扶我一起走到村部,后來我到家里去看的時候水已經淹到這個腰部這個地方來了。”
面對汛情災情,道路口村員干部迎難而上,奔赴在防汛救災第一線,按照分片包干、分工協作的原則,組織黨員干部群眾開展搶險、排險、清理自救工作。截至目前,村兩委共派出30余人次開展了災情核查、搶險救援、道路搶修、群眾轉移安置、災害監測等工作。排查塌方和路基下沉道路共20余處,安全轉移群眾220人次。
道口村黨總支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廣大黨員干部踐初心、擔使命,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全力奮戰、勇往直前,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用實際行動筑牢守護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紅色堡壘”,讓黨旗在防汛救災一線高高飄揚。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宋三龍 向海
編輯:楊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