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宋三龍 夏云鳳 通訊員 海書山)2月28日,在綏寧縣寨市國有林場二工區,放眼望去,樹木郁郁蔥蔥,山地林間,村民正忙著栽種草珊瑚,時不時地傳來村民的歡聲笑語,山林中處處呈現出一派春來草珊瑚種植忙的景象,這是綏寧縣蓬勃發展植樹造林與林下草珊瑚種植項目,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的生動實踐。
2025年,寨市國有林場借助“武陵山-- 雪峰山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石漠化治理”項目,積極與省林科院等科研機構攜手,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產業經濟,在完成精準提升改造的林下土地上,大力推廣草珊瑚等林下中草藥種植,推動“長中短、林上林下”產業發展,積極打造林下“綠色銀行”,實現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發展之路,全力打造秀美國有林場。
綏寧縣寨市國有林場場長陸安江告訴記者:“這是我們寨市國有林場2025年林下產業發展項目,我們利用精準實施提升后的林地,積極對接上級科研機構,開展草珊瑚種植項目,今年種植大約500畝,能夠提供解決當地老百姓就業30人以上,每年可產生的收益預計在200萬以上。”
草珊瑚是一種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祛風活血和消腫止痛的功效,具備較高的經濟價值,種植一次,可多次收割,持續產生收益。綏寧縣生態良好、林產豐富、森林覆蓋率高,草珊瑚又是喜陰植物,林下空間就像天然大棚,巧妙地為草珊瑚撐起天然“遮陽傘”,節省了人工遮陽成本,而草珊瑚在生長過程中,不會干擾樹木正常生長。其種植和撫育活動不僅可以改良土壤肥力,促進林木茁壯成長,還可以提高林分蓄積,提升林分質量,提高林業效益。為市場提供一定數量的草珊瑚,減少對野生資源的采挖。增加林場收入,減少林木采伐與消耗,有利于林場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此次種植草珊瑚面積500畝,豐產后每畝林下草珊瑚產量可達1000公斤,每年可生產鮮品500噸,按當下市場價每公斤10元估算,可實現年產值500萬元。發展林下草珊瑚種植,實現了草珊瑚產業發展與林下經濟發展完美融合,不僅為建設秀美國有林場筑牢了經濟根基,守住了綠水青山,還為周邊百姓提供了豐富的就業崗位,持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林業增效,有力地推動了鄉村振興。
寨市苗族侗族鄉寨市村村民楊連英高興地說:“林場給我們留守婦女一個就業的機會,我們在家門口也能夠賺到生活費,不用外出打工,能照顧好家庭,給山坡上也增添了一點綠色,草珊瑚也是一種很好的藥材。”
綏寧縣寨市國有林場將持續加大對林下產業的投入,進一步推廣林下經濟發展模式。計劃引進福建廈門慧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國有林場優質的森林資源,開展仿野生紫靈芝種植項目,并構建從種源培育到產品深加工的全產業鏈合作。此外,林場還將深入探索適合本地種植的其他經濟作物,積極尋求更多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穩步實現生態與經濟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宋三龍 夏云鳳 海書山
編輯:楊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