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母親做夢也沒想到,務了一輩子農的她竟然能夠在花甲之年進城里享受一番讓人羨慕的“上崗”之樂!
要說上崗其實也不能盡算,就是公司水廠一個門衛值班的崗位,很是清閑,但是24小時離不得人。母親能夠有這次“上崗”的機會純屬偶然。年初之時,因先前在此值班的門衛身體緣故不能繼續擔當此任,公司不得不另請“高明”。門衛崗位不是什么技術活,但也不是人人能勝任的。關鍵是人要勤快隨和,工作要熱情,待人要勤懇。思來想去感覺年過花甲長年生活在鄉下的母親再合適不過了,母親是個熱心腸人,做事一絲不茍,應該沒什么大問題。而另一方面呢,出入私心我也能夠趁機多多照顧和看望母親,二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當然,這畢竟還是我個人的想法,還不知道母親的意愿。一個電話過去,讓我倍感意外的是母親沒有多加思索就爽快的答應下來,并詢問什么時候可以報道上崗?壓根兒就不問具體要做些什么,怎樣做,自己能不能勝任,工資待遇等等之類的事情。我說時間緊明天就要交接班。母親說:要的,我今天把家里的事處理好,明天坐清早的班車上來。果不然,次日母親便帶了些行李冒著雨雪來到了城里,很快交接好班步入正規上了崗。
母親的崗位說重也重,說輕也輕,進出水廠的人員都必須經過她的安全檢查。工作程序很簡單,也很單調,每天就是重復著檢查、登記、開門、關門、清掃衛生的一些事務。為了工作方便,又給母親添置了開火做飯的用具,母親自己開火做飯,想吃什么做什么,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做。這樣一來,母親在城里的“小家”就算是建起來了。平時母親按自己規律生活,到了周末我們一家子抽空買些菜來陪陪母親吃個飯,談下心,了解了解母親的“工作情況”,其樂融融。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生活交往,對在此上班的人也逐漸熟悉,工作也算是得心應手。加上母親性格開朗,喜歡談天說地,開些小玩笑,所以不論老幼都愿意跟母親聊天交心、拉拉家常。一些圖方便的職工主動到母親這里搭餐吃飯,母親自然高興,欣然應允。母親大方,職工們也決對不讓她老人家吃虧,今天給她帶買個西瓜來,明天給她稱些大魚大肉,甚至利用周末時間一起買菜做飯聚餐,雖然條件有限,但氣氛異常熱烈,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大家都說自從母親上崗后,廠區內更加清潔衛生,歡笑多于煩惱。
其實,母親很不容易的。父親去逝后的10多年里,就一直生活在鄉下,已經習慣于鄉下那種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先前每次來城里算是完成一個心愿似的,逢年過節,生日往來到城里呆上一二個晚上就要急匆匆地往鄉下趕,她總牽掛和惦記著那些一輩子也做不完的鄉下農事。所以母親沒來上崗前我就擔心她也許不習慣城里的單調生活,堅持不了多久就回會“自動離崗”。恰恰相反,我從母親滿臉的笑容中看出,她很喜歡和珍惜眼前這份難得的“工作”,這讓我很是放了心。后來從母親的交流中也得以證實,母親愿意放棄農活來城里“上崗”完全是因為我,我是她生活的全部希望,離兒子近團圓多安享晚年是母親唯一的想望和堅守。
時間在愉悅的節奏中悄悄流逝,母親完全勝任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每天不厭其煩地重復著簡單而又單調的工作。然后前不久發生的一件小事讓母親似乎找到了“知心人”。一天晚上,一位楊姓女職工突然病的厲害,萬般去無奈之際是母親攙扶她到醫院去看病的,直到次日凌晨五點才打完點滴,在這些時間里她們因為有共同的語言越聊越投機,聊到傷心處情不自禁地淚眼婆娑,經過這次交心后二人感情迅速升溫,很快成為了無話不說的“紅顏知己”。這一人生樂事,是母親始料未及的。
母親是典型的農村婦女,在鄉下風風雨雨幾十年哪樣農事不是得心應手?種菜、插田、打谷樣樣在行。工作之余母親閑不住就自己在荒土荒坡上開墾出小菜地,按時令季節種些小菜,既充實了生活,又保障了菜藍子,可謂二全其美。母親種菜經驗豐富,種的菜長勢好,結得多,自己一個人吃不了這么多,便將豐收的成果分享給大家,辣椒、茄子、冬瓜、南瓜、長豆角隨便你的喜好,大家吃得開心,母親也打心里愉悅。
母親的善良也是有目共睹的。前些日子,在離母親崗位不遠的一個破爛棚里來了一個瘋瘋癲癲的女人,雖然滿臉污垢,但看上去還是挺年輕的,每次母親去倒垃圾她就要問母親給她飯吃。母親看到她可憐心里過意不去,自己吃飯時總會給這個瘋女人送去一大碗。交往一段時間后,母親知道這個瘋女人來自貴州,產因為感情問題而變瘋的。再后來,民政部門將這個瘋女人送到了救助站,當天母親還幫忙給她洗了澡換了衣服哩!
母親就是這么一個人。只要她還感到開心就行,這難道不是我們做子女的福份嗎?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袁光漢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