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員干部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聯(lián)系群眾謹防“五誤區(qū)”。
謹防坐而論道。一些人談起聯(lián)系群眾的重要性,旁征博引,借古喻今,舉措詳盡,條條是理,十分動聽,但只是口動、不見行動,寫在報告上,喊在會場中,就是不付諸實施和。黨員干部聯(lián)系群眾,必須言行一致,用實際行動打動群眾的心,取信于民。
謹防走馬觀花。一些人下基層,坐著小車轉(zhuǎn),隔著玻璃看,聽匯報、翻報表,去也匆匆,回也匆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調(diào)查結(jié)果,“一好遮百丑”。黨員干部下基層,必須帶著感情,帶責任,深入實際,貼近群眾,聽民聲、察民情、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
謹防嘩眾取寵。一些人走訪群眾搞層層陪同,人未到電話先行,事未辦先報道,雞毛蒜皮小事,硬要婦孺皆知樹口碑,群眾心里最反感。黨員干部搞調(diào)研,必須輕車簡從,減少陪同,改進作風,實事求是。
謹防花樣文章。一些人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不是抓一件落實一件,而是熱衷于花樣翻新,龍頭蛇尾,只顧領(lǐng)導高興不高興,不管群眾滿意不滿意。黨員干部必須走好群眾路線,干好眼前活,盡好公仆責,讀懂群眾的期盼,發(fā)展好群眾的利益。
謹防欲與先取。一些人還未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便暗示基層送“磚”引“玉”,辦“感謝酒”、送“報答禮”,甚至索、拿、卡、要,還沒有為基層“輸氧”,先要群眾“出血”。名為聯(lián)系群眾,實為脫離群眾。黨員干部要立黨立公,執(zhí)政為民,做問心無愧的人民公仆,當為民務(wù)實清廉的模范,真心實意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永遠心連心。
來源:綏寧新聞網(wǎng)
作者:袁冰清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