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了重大成果,作風有所好轉,“四風”問題有所收斂。如何鞏固和拓展活動成果?筆者認為,要“回頭看”,更要“回頭改”。
活動“收尾”,有人視為作風建設“收場”,把“盤點”當“終點”,反“四風”改作風松了勁、歇了氣,不“回頭看”,更不“回頭改”,不再查擺問題,不再解決問題,發現不了問題,也解決不了問題,“老問題”尚未解決,又頻頻出現“新問題”。如活動過后,一些單位開會又講排場;又用公款吃喝、送禮、濫發補助;一些干部對待前來辦事的群眾又是“臉難看、門難進、話難聽、事難辦”;又有人上班時間上網玩游戲、看電影,等等。不正之風在慢慢抬頭,“四風”問題在悄悄反彈回潮。可見,作風建設這根弦一刻也松不得。只有反復抓、抓反復,“回頭看”,“回頭改”,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回頭看”,要看單位和自身存在的問題是否都查出來了,還有哪些深層次問題沒有查出來,要繼續查、深入查、查到底,杜絕“半拉子”工程。還要看活動中建立的制度,是在嚴格執行,還是作為擺設、裝點門面,要使制度真正成為管長遠、固根本的制度,杜絕“樣子工程”。“回頭改”,要把作風建設緊緊抓在手上,持續抓好各項整改任務的落實,針對存在的問題列出清單,建立整改臺帳,限期改、盡快改、堅決改,還要防止出現新問題,杜絕“爛尾工程”。“回頭看”,是繼續查擺問題,是前提;“回頭改”,是徹底解決問題,是關鍵,是出發點和落腳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等,必須抓常、抓細、抓長,持續努力,久久為功。”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風轉變的好勢頭保持下去,使作風建設要求真正落地生根,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要“回頭看”,更要“回頭改”。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袁冰清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