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我們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就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神聚力。
弘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精神。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大旗的召喚下,抗日戰爭成為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社會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各抗日團體、各社會階層和海外僑胞等廣泛參與的全民族抗戰。在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母親送兒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戰場,男女老少齊動員,由涓涓細流匯聚成勢不可擋的救國洪流,億萬中國人民形成了舉國御侮的生動局面。當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迫切需要每一個中華兒女行動起來,共同為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承擔應有責任、奉獻才智聰明。
弘揚“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精神。在抗日戰爭中,許許多多中華兒女“是爭著死,搶著死,因為大家有絕對的信仰,知道犧牲自己,是換取中華民族子子孫孫萬代的獨立自由”。當前,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沒有外敵入侵,無需時刻面臨生死抉擇的考驗。但我們仍然需要這種“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精神,能夠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弘揚“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精神。在抗日戰爭中,中華兒女以愛國相砥礪、以救亡為己任,英勇抗爭,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當前,如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是一場新的攻堅戰。我們要繼承抗戰時期中華兒女“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精神,敢于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為實現民族復興而不懈努力。
弘揚“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精神。在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百折不饒、堅忍不拔,克服千難萬險并堅持到底,自始至終抗擊著日軍主力,先后粉碎了日本“北進”與“南進”計劃,有力配合了盟軍尤其是太平洋戰場盟軍的作戰。抗日戰爭的勝利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當前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托舉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理想。我們必須繼承和弘揚百折不饒、堅忍不拔精神,奮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勝利走上新的更大勝利。
來源:綏寧新聞網
作者:袁冰清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