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袁學龍)黃土礦鎮自然村袁家院落,共有2個組,100多戶人家,近400多人,一條水泥大道貫穿院落,大道兩旁高樓林立。目前院落有專人清掃垃圾,十分整潔干凈。2月5日,記者走進該院落,村民仍然沉醉在春節的喜悅、幸福氣氛中,他們相互走動、拱手拜年、互致問候,共同分享鄉村振興所帶來的豐碩成果。
村民袁林林,是一位年輕的帥小伙。過去在家經營一家生豬養殖場,由于環保問題停辦了。前幾年他南下廣東,應聘到一家大型養殖公司工作,他一邊打工,一邊學習技術,不僅賺到了錢,也學到了經驗。去年他返鄉創業,繼續辦起了養殖場,而且大獲成功。節前,他買了一臺漂亮的新車。車開進院落,大人小孩都圍著他的新車贊嘆不已,夸他年紀不大,發展產業是能人,掙錢是高手。
前幾年,袁家院落有十幾對大齡青年娶不上老婆。原因是什么,人家姑娘不是嫌院落臟亂差,就是嫌村里沒什么產業,看不到未來和希望。為此,很多父母終日愁眉不展、操碎了心。
近些年,村里通過精準扶貧以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礎設施改善了,院落變美了,同時村里辦起了就業幫扶車間,很多村民就近就業,腰包逐漸鼓起來了,很多大齡青年紛紛“脫單”。村民袁彬成就是“脫單”大齡青年之一,節前他與鄰鎮一位姑娘喜結“連理”、獲得了甜蜜的愛情,他欣喜地告訴記者:“如果不是黨的政策好,改變村容村貌,讓我就近就業,也許我現在還是光棍一條。”
人勤春來早。村民袁光沛曾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有6口人。脫貧后,他夫妻二人經營豆腐作坊,兒子從事建筑施工,兒媳在鎮上經營一家米粉店,一家人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正月初三,袁光沛就下地勞動了,他在魚塘里鏟淤泥、整修保坎,2022年他準備養一塘魚、放一群鴨,鞏固脫貧成果,實現收入再翻番。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袁學龍
編輯:秦玲玲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2022/02/07/1084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