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孫芳華)6月11日是中國第六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充分展示我縣文化遺產資源與保護成果,營造非遺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當天,綏寧縣文化和自然遺產宣傳系列活動走進縣城綠洲廣場,向廣大市民和游客展示了文化遺產的魅力。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黨委書記、處長劉宗平等領導,一批省市級項目傳承人和文化旅游志愿者參加了宣傳活動。
此次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以“連接現代生活 綻放迷人生活”為主題,由縣委宣傳部、湖南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縣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主辦,縣融媒體中心協辦,縣文化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
當天,在現場舉行了綏寧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宣傳圖片展覽,一批省市級項目傳承人和文化旅游志愿者在現場展示、展演、講解自己的非遺項目,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普及綏寧地方民俗知識。通過非遺傳承人現場制作、教學等方式,為廣大市民揭開非遺項目的神秘面紗。《侗族山歌》《苗族婚俗歌》《板凳龍》《逗春牛》《打銅錢》《綏寧剪紙》等非遺民俗節目在現場表演,《非遺項目表演模仿》現場大比拼和非遺知識有獎競猜吸引了不少市民、學生駐足觀賞、參與。活動讓大家更多地了解綏寧豐富、悠久的文化和自然遺產,詮釋了“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鄉村振興 非遺同行”“自然資源 你我共享”的理念。
近年來,我縣扎實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公共文化活動,保護文化旅游共享利用工程,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保護與傳承,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我縣共有非遺項目25個以上,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3個,市級17個,縣級5個;省、市、縣非遺項目傳承人48人。
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還將舉辦各類非遺展覽展演、論壇講座等文化傳播活動,開展非遺項目、文化遺產進校園等活動,宣傳我縣文化遺產保護成就,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和自主參與能力。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孫芳華
編輯:秦玲玲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2022/06/13/1138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