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貪便宜不上當,不圖高息不折本”,近年來,非法集資違法犯罪活動借助網絡科技花樣翻新、手段隱蔽,呈高發態勢。部分投資咨詢公司、電子商務公司、企業管理公司、交易場所、養老機構、房屋中介、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機構,以“投資理財”、“網絡炒匯”、“養老服務”、“長租公寓”、“虛擬貨幣”、“期貨交易”、“原始股權”等名義,編造“天上掉餡餅”、“一夜成富翁”的神話,通過許諾高額回報、利用親情誘騙、仿造存單票據等手段,引誘人民群眾上當受騙,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為此提醒廣大群眾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珍惜血汗錢,如遇下列情形務必提高警惕:
1、借種植、養殖、項目開發、生態環保投資等名義非法集資;
2、以入股分紅、發行或變相發行股票、債券等權利憑證或以期貨交易、典當為名進行非法集資;
3、以發展會員、商家加盟、快速積分、簽訂商品經銷合同等方式進行非法集資;
4、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進行非法集資;
5、利用互聯網設立投資基金、虛擬貨幣、電子商鋪等形式進行非法集資。
6.養老領域,利用提供“養老服務”、投資“養老項目”、銷售“養老公寓”、銷售“老年產品”、銷售“保健產品”為名吸收資金。
非法集資的形式萬變不離其宗,其基本特征有3個:
一是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
二是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三是承諾高額回報。
在此,鄭重提醒廣大人民群眾,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由集資參與人自行承擔。希望廣大群眾遵守經濟金融秩序,樹立正確投資觀念,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如發現非法集資活動,要及時勸告身邊人,并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讓我們攜起手來,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共同維護全縣金融和社會穩定。舉報電話:縣公安局110;縣金融辦7613070。
綏寧縣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2年6月
來源:綏寧縣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作者:綏寧縣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編輯:楊汐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2022/06/22/1141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