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向海)10年來,綏寧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效提升了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強化了環境風險防范能力,完善了生態環境保護體系,生態環境質量實現跨越式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綏寧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保護綠水青山就是保護金山銀山”的理念,提出了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并提出了“美麗綏寧、活力綏寧、幸福綏寧”的發展愿景,為實現“綠色崛起”提供根本保障。
實施大氣污染防治工程,打贏“藍天保衛戰”
10年來,綏寧縣相繼開展燃煤小鍋爐關閉專項行動、建筑工地揚塵控制專項行動、道路揚塵控制專項行動、機動車尾氣污染整治專項行動、磚瓦企業整治、VOCs治理減排項目等六大專項行動。縣城城區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淘汰,天燃氣管道逐步建成投入使用。縣城主要建筑工地基本做到了6個100%。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渣土運輸實行密閉運輸,杜絕拋灑滴漏現象。加強城區道路清掃保潔,科學設定清掃和灑水頻次,合理選擇清掃時間,確保路面、綠化帶、街道、人行道經常保持干凈。實行了機動車環保檢測和安檢同步,全面淘汰了黃標車。縣城54臺公交車全部完成了油改電。鞏固關閉29家黏土磚廠整治成果,防止反彈。完成了湖南中集竹木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南省豐源體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的VOCs治理任務。完成了城關加油站等26家加油站的油氣回收和雙層罐改造任務。
實施水資源保護工程,打好“碧水保衛戰”
10年間,綏寧縣加大城鄉污水處理力度。完成縣城污水處理廠的提質改造升級,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萬t/天,處理后廢水排放由一級B標提高到一級A標。完成了袁家團工業集中區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園區廢水經預處理后接入綏寧縣污水處理廠處理。產業園、武陽鎮、金屋塘鎮、瓦屋塘鎮均完成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另有四個鄉鎮正在建設。蝦子溪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所有企業均進行關閉或搬遷;建成蝦子溪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欄2.2km,一、二級保護區內生活污水收集管網5km,入戶管網20km;一級保護區的生活廢水經提升泵引入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處理,二級保護區生活廢水經管網收集進入一體化處理設施處理后,排入濕地進行二次處理。加大水資源保護力度,全面推行河長制,確定了河長、副河長526名。
管控生態空間,科學優化空間格局
10年來,綏寧縣不斷優化生態保護空間,構建“三區兩屏障,一水一綠核”(北部水源涵養與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中部山地林業與丘崗區、南部自然環境保護生態功能區;南北高山生態屏障;巫水和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綠核)的生態保護格局。突出自然保護、重要生態功能和人居生態三大生態保護主題,確保全域各類生態系統功能的有效發揮。合理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加強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天然林、生態公益林等地區保護。2020年劃定上報生態保護區面積106580公頃,其中生態保護紅線面積96581公頃(占縣域總面積達33.11%)。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編制了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的責任清單,并對標對表嚴格付諸實施。
突出綠色引領,著力發展生態經濟
突出綠色引領,著力發展生態經濟是綏寧縣這10年間生態文明建設的出發點和主攻方向。在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壯大生態旅游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我縣充分發揮生態、氣候、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打造生態型效益農業。按照“綠色引領、后發趕超”理念,優化生態工業發展思路,著力發展綠色生態工業。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和獨特的民俗文化,黃桑生態旅游區榮升國家4A級旅游景區,堡子嶺國有林場成為“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寨市歷史文化名鎮、上堡文化遺產小鎮、插柳文化藝術小鎮等特色村寨建設初具規模,巫水畫廊景區獲批國家3A級景區,綏寧入選湖南省大湘西精品線路重點縣,“四月八姑娘節”“鄉村旅游節”等知名度、影響力逐年提升,已成為綏寧旅游的靚麗名片。
倡導生態生活,建設美麗宜居家園
10年來,綏寧縣強力推進“美麗宜居”城鎮建設。堅持生態優先,實施生態文明全民共建共享,全力打造“山水園林之城、苗侗風情之都、宜居宜游之地”的美麗綏寧。先后榮獲“全國綠色小康縣”“綠色中國生態成就獎”“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衛生縣城”“省級森林城市”等稱號。2021年11月,獲“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稱號,今年又獲得省生態環境廳推薦至生態環境部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充分發展群眾的積極性,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廣泛推行垃圾就地分類減量,加快垃圾中轉設施建設,全面推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逐步建立起“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集中處理”的垃圾分類收集轉運處理體系。215個行政村全部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整治,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72.07%,農村污水治理率為51%。保障了農村安全飲水。持續加大農村飲用水工程建設和保護力度,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89.6%,貧困人口安全飲水達標率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合格率和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均為100%。打造精品示范生態鄉鎮、生態村。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發展過程,走以人為本、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提升生態鄉鎮、生態村建設品位。寨市苗族侗族鄉、樂安鋪苗族侗族鄉獲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命名;關峽苗族鄉、紅巖鎮等6個鄉鎮創建為市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大團、上堡、花園閣等59個村被命名為市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村。
與此同時,在弘揚生態文化、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方面,綏寧縣積極開展黨政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培訓。以各級黨校主體培訓班、干部教育網絡學習培訓平臺為載體,加強對全縣黨政干部的新時代生態文明理論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等方面的知識培訓,黨政領導干部參加生態文明培訓的人數比例已達到100%。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提高城鄉居民生態環境意識,扎實推進生態文明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活動和綠色企業、機關、學校、社區和鄉村創建活動,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培育生態文化、生態道德和生態行為,真正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氛圍。
從邵陽市生態環境局綏寧分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至2021年,綏寧縣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54天,優良率為97%,比2015年分別提高了87天、22.2%;PM2.5、PM10濃度為30、45ug/m3,比2015年分別下降45.5%、43%。飲用水源蝦子溪斷面、地表水游家灣斷面、河口斷面、紅巖壩斷面均由地表水Ⅲ水質提高到Ⅱ類水質,達標率100%;無劣V類水體,無黑臭水體。全縣未發生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達100%。
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共筑生態文明之基。10年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綏寧,正在從藍圖變為現實。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向海
編輯:楊汐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2022/09/26/1187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