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通訊員莫鵬飛 劉蘭)連日來,紅巖鎮下坊村唐英中藥材種植基地金絲皇菊采摘園內,村民們忙得不亦樂乎,時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構筑成一幅豐收的美好畫卷。
黨建引領,把牢發展方向。村支兩委班子在紅巖鎮黨委的帶領下,著力打造中藥材種植、雜交水稻制種、桑蟬養殖加工、有機蔬菜水果、林下經濟等綠色發展產業,切實推動黨建引領特色產業長效發展,構筑鄉村振興戰斗堡壘,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目前紅巖鎮轄區雜交水稻制種面積800余畝,制種超過100畝的合作社2個;桑蠶種養加工合作社一家,桑葉種植150余畝,合作農戶80余戶;有機蔬菜種植面積300余畝。各項產業發展,在黨建引領帶動之下,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頭雁領航,黨員帶頭謀發展。通過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突出發揮村黨支部書記的“頭雁效應”,從選好村支部班子成員抓起大力培養農村能人大戶,引領特色產業發展,進一步增強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凝聚鄉村振興合力。充分激發黨員先進性和示范帶動作用,采用結對幫帶互助和示范典型帶動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上匡村有機蔬菜種植產業既消化了一批農村勞動力,又帶動周邊群眾加入種植行列,并提供技術指導和銷售渠道等方面的支持,黨員群眾緊密團結,攜手共同致富。
產業賦能,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紅巖鎮堅持將“以黨建促發展,以發展強黨建”的理念一以貫之,把黨的建設擺在首位,不斷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不斷激發基層組織活力,將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優勢。先后指導鎮內有影響力的農業企業成立了“兩新”黨支部,建立基層黨組織引領下的生產、運營模式創建“黨支部+合作社+產業基地+農戶”模式,在全鎮試點資產評估、同股同權、同等分紅、紅利再投資等產業發展新模式,堅持把黨建“主業”與鄉村振興“主責”。
下坊村中藥材種植基地作為同股同權試點,地處偏遠山區,距縣城70多公里,山林梯田較多,產業發展、創富增收困難,選品難一直是制約發展的難點和痛點。在鎮、村兩級班子因地制宜出謀劃策之下,選擇了中藥材種植,發展林下經濟。在黨建示范帶動和合作社成員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初具規模,形成600余畝的中藥材基地,涵蓋金銀花、黃精、吳茱萸、羅漢果、金絲皇菊等中藥材種植,并在中藥材基地套種紅薯、西瓜等農作物。每年支付合作社成員和村里務工人員工資超30余萬元,每年合作社同股同權單項分紅為村集體增收3.2萬元,為鎮投入資金同股同權分紅4萬元;直接帶動周邊群眾就業提升務工收入,為村集體收入添磚加瓦,切實為鄉村振興和群眾增收打下了良好基礎。
下一步紅巖鎮黨委政府將堅持黨建示范引領,以“支部帶動產業發展、黨員擔當產業帶頭人、群眾受益產業發展”為目標,緊緊圍繞“黨員如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干部如何提高服務質量,黨組織如何推動經濟發展”三大主題,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引導資金投入村集體產業發展之中,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群眾創收致富蹚出“新路子”,形成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良好格局。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莫鵬飛 劉蘭
編輯:楊汐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2022/10/28/1198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