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通訊員沈承楷 賀力文)面對日益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對于普通群眾而言,“宅”在家里就是對抗擊疫情的最大支持。然而從南部戰區某部隊回到綏寧縣李熙橋鎮雙元村探親的卿昶君卻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他放棄休假,舍小家為大家,化身“三員”投身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軍人的使命與擔當。
“夜籠孤燈挨家訪”的政策宣講員
“近期有沒有去過縣城?有沒有發燒咳嗽?為了您的身體健康,一定要戴口罩哈,盡量居家少出門……”自10月10日回家以來,卿昶君脫下綠軍裝換上紅馬甲,用一口地道的李熙話向當地居民問來由、測體溫、做記錄,建議群眾“不聚集、不串門、不扎堆”。他深知做好防控措施,才能從源頭上遏止疫情蔓延。在走訪中,他一改在部隊里的直性子,耐心勸離扎堆打字牌、麻將的老人,向群眾普及宣傳防疫常識,確保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
“街頭巷尾織細網”的志愿服務員
鑒于當前嚴峻防疫形勢,根據市、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部署,李熙橋鎮黨委政府決定于11月4日在鎮域內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然而人手不足給該項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卿昶君聽說后,火速馳援,協助雙元村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幫忙布置核酸采樣點,引導現場群眾有序排隊、掃碼、測溫,確保不發生人員聚集產生交叉感染風險。
“請大家依次排隊掃碼登記,做完后不要停留,盡快離開。”這句話卿昶君重復了無數遍,嗓子已然嘶啞。經過6個多小時,卿昶君協助雙元村干部圓滿完成了1300余人次的核酸檢測任務。
“執甲戍邊阻疫情”的卡點守門員
黃泥坳防疫卡點作為李熙橋鎮“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重要防線,是疫情防控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卿昶君主動請纓去往該卡點,參與24小時值班值守、“三碼”查驗、人員勸返等工作,確保不漏一人,最大限度減少輸入性風險。烈日當頭和寒風凜冽交替,超長“待機”的他始終奮戰在守卡一線。提及此次守卡,他也表達過遺憾,長年在外讓他難以照顧家人,此次回家探親本應要好好盡孝,卡點雖離家不遠卻又無暇與家人見面。“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兒子,可是在抗疫戰場我更是一名戰士。”說這些話時,卿昶君疲憊的臉上露出了堅定的神色。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當前綏寧疫情防控到了關鍵時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持續戰斗中,正是大量與卿昶君一樣的抗疫先鋒們不畏風險,用實際行動凝聚起聯防聯控強大合力,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筑起了堅固防線。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沈承楷 賀力文
編輯:龍莉婷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2022/11/08/1202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