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林)“這次回來,發現家里變化好大哦!不僅街上新裝了路燈,原來那個地方破舊的房子也變成了活動廣場,連街邊雜草叢生的旯旮處都修了籬墻……”這是唐家坊鎮暑期返鄉學子的真實吐露,也是如今鄉村蝶變的現實寫照。
走進唐家坊,漫步在整潔的大街小巷,其實建設美麗鄉村的答案就藏在群眾幸福生活的笑容里。
黨建引領造就協調美
“推動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重在引領。不僅要建立健全各項好的制度,服務完善各類基礎設施,更要在這些過程中激發村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內在動力,增強村民對建好家鄉的認同感,讓所有人不約而同參與進來成為主角,齊心凝聚振興發展的巨大合力。”該鎮黨委書記袁丹認為。
從唐家坊村去年90萬元的美麗院落建設項目到今年80萬元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該鎮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的主體作用,從項目初期的民意征詢到中期的布局構思以及之后的項目施工全程由村里統籌,村民可以說既是參與者,同時也是受益者,自然潛移默化中也成為優美環境的維護者。
此外,該鎮還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進”的工作思路,在唐家坊村先行打造了5戶高標準庭院經濟示范點,不僅每個示范點可以為脫貧戶(監測戶)帶來不低于5000元的收入,更在人間煙火處點綴出生態美的活潑。
就業扶持助力環境美
每當清晨6點,雄雞長鳴,橘黃色的身影們就忙碌在大街小巷,為勞動挺直脊梁,清掃昨日公路上的垃圾,給早起的行人和車輛留下干凈整潔的路面。
“我們鎮目前有脫貧戶776戶2993人、監測戶53戶187人,其中部分家庭因需照顧病患散失外出就業機會,為化解這些家庭的返貧風險,我們通過優先分配公益性崗位促進他們就近就業。”該鎮鄉村振興辦主任袁珊珊介紹。
據了解,該鎮在公益性保潔員崗位配備上稱得上“偏心”十足,全鎮公益性保潔員崗位70余個,貧困戶或脫貧戶擔任公益性保潔員占比超過90%,這既滿足了人居環境日常維護的需要,也成為促進低收入群眾增收的務實舉措。
志愿活動展現人文美
“每周一是我們村固定的衛生大掃除志愿活動日,起初有些人還對我們志愿者指指點點,后來發現我們真的在做搞衛生為大家謀福的事,反而要求主動參與。”下灣村村黨支部書記陽小智說。
據悉,自去年以來,該鎮出臺《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實施方案》文件,將13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逐一激活,通過完善各項制度、配備服裝隊旗、整合各類志愿隊伍等,吸納在冊志愿者1900余人,讓志愿紅徹底成為鄉村常景。
此外,該鎮還探索打造了全縣首個“湘妹子能量家園”超市,用參加志愿活動獲得積分換取超市貨品的激勵方式,讓婦女群眾自覺配合參與村里工作,以個人為單位帶動整個家庭,以家庭為號召形成文明新風尚,成為助力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力量。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李林
編輯:龍莉婷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646741/64/12881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