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肖寧)“鄉村振興實施以來,黨和國家的政策在村里落實得好不好,我們的干部干得怎么樣,鄉親們還存在哪些困難?”在瓦屋塘鎮三星橋村院落會上,村支部書記袁治安開場話剛講完,村民袁道生就接上了話茬子,“鄉村振興政策好,農村變化大,但機耕道修建十分當緊,我們組上因為沒有機耕道,導致三十余畝良田荒廢,實在太可惜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暢所欲言,紛紛圍繞產業發展、鄉風文明、人居環境整治、未成年人保護、村莊規劃等工作各抒己見,一場場院落“微論壇”開得如火如荼。
召開院落會是綏寧縣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近日,三星橋村后盾單位、村支兩委及駐村工作隊在該村召開院落會,以話家常的形式與群眾面對面,既廣泛宣傳了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政策,又及時了解了群眾的所思所需、所想所盼,解決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讓黨員干部和村民群眾議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院落會成為了干群的“交心會”“連心會”。
面對面,宣講政策的大講堂。在院落會上,沒有嚴肅的會場氛圍,沒有固定會議流程,沒有套話官話空話,大家圍坐成一圈。三星橋村聚焦人居環境整治、安全生產、防溺水、平安創建反詐騙、禁種鏟毒、征兵等工作進行講解。“咱們不說別的,把自己院落打掃干凈,咱臉上也有面不是?”袁書記認真地說道,群眾的參與積極性也在一聲聲講解中提高了起來。院落會的開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親切自然的鄉音、真實可靠的例子講政策、議方法、談落實,把黨的政策送到群眾家門口,讓群眾少跑路、多干事,提升了群眾的歸屬感。
心貼心,聽取民意的主渠道。通過接地氣的語言,在輕松舒緩的氛圍里與群眾面對面交流,了解大家的心聲。“今天來主要說這么多,耽誤大家時間了,大家還有啥想法都可以說出來,政策方面有啥不懂的都可以提出來。”在院落會接近尾聲時,村支部書記袁治安笑著說道。到會的群眾很快便打開了話閘子你一言我一語,“這段時間我們村的環境衛生有了很大改善,但重要的是收入提不上,我們村今年提出的黃花菜產業到底要投入多少,能為我們帶來多少收入?” “今年,我們村通過考察調研,確定在全村推廣種植黃花菜,通過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大力爭取,我們為大家申請到了全額的種苗補貼,其中的百分之70由村委進行補貼,剩余的百分之30由收購商先行補貼,后續有了收入后從黃花菜的銷售金額中扣除;預計每畝黃花菜能為大家帶來3000-5000元左右的收入,希望大家能夠積極種植,讓我們三星橋村成為黃花致富村?!瘪v村第一書記回答道。
實打實,解決訴求的直通車。院落會積極宣傳政策的同時,認真記錄農戶家庭情況、生產收入情況,掌握最新的動態信息,了解群眾的困難和訴求。在8組的院落會上,8組組長肖調海說道:“我們這的自來水一直沒有人管理,有時候出了問題也沒有人解決,這要怎么辦?” 大家激烈地討論著、訴說著。針對8組自來水管理人員的問題,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現場組織了投票,馬上選出了管理人員,并制定了自來水管理條例,解決了自來水管理問題。對于8組村民提出的組道拓寬問題,不能現場解決,駐村工作隊詳細記錄了村民訴求,并做好溝通工作,爭取得到群眾的理解。通過“院落會”的召開,讓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員更深入、更細致地掌握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做到解民憂,舒民困。
經統計,本輪院落會現場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3個,收集群眾困難訴求2個。村支部書記袁治安表示,下一步,三星橋村將繼續把院落會開到每一個院落,讓院落小會議推動鄉村振興大發展。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肖寧
編輯:黃生勇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646743/98/13024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