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蔣佰平 黃華)“最近氣溫高,鄉親們要注意森林防火,不能野外生火......”2月27日,綏寧縣第二屆道德模范劉盛忠在麻塘苗族瑤族鄉江抱村5組院落會上開展森林防火宣傳。這是他數十年服務苗鄉群眾,溫暖鄉親鄰居,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例證。
劉盛忠,現年51歲,中共黨員,系麻塘苗族瑤族鄉江抱村5組人,2017年6月以來任江抱村村委會委員。他兩歲喪父,母親聾啞人,后改嫁,是在鄰里和親戚朋友的照料下長大成人的。家庭變故后,鄰里親朋的關心關愛,使劉盛忠從小就懂得了感恩,并立志助人為樂、回報社會。長大以后,具有拳拳愛心的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助人為樂、關心公益,特別是2017年當上村干部以后,他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村里的工作中。
“盛忠對我們這些老人很關心的,逢年過節都要給我送油......”江抱村85歲的吳玉蓮奶奶激動地說道。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村里大量青壯年相繼外出務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逐漸增多,村里面勞動力緊缺。每到農忙季節,不管是栽田還是打谷,今天這家,明天那家,到處都有劉盛忠忙碌的身影。2015年村里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后,他主動無償擔任自來水管理員,哪家自來水堵塞了,隨叫隨到,確保村民飲水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哪個家小孩生病了,只要劉盛忠知道了,他會第一時間出現,幫助解決問題。2022年7月31日,江抱村上黃組留守老人林愛鳳在砍柴回家途中不慎摔倒,造成左腳骨折,不能行走。劉盛忠得知情況,第一時間把老人背回家,并聯系好車將其送到縣人民醫院。在人民醫院他全程辦理手續,親自護理,直到第二天其家屬到達后,劉盛忠才返家,林愛鳳的子女回家后逢人就夸:“劉盛忠就像我們的親兄弟一樣”。
“1996年6月21日清晨,我們這里連續三天兩晚的暴雨,造成房屋被洪水沖走的有13座,災情最為嚴重,當時24歲的劉盛忠當天凌晨3點多起床到每家敲門相告。情況危急時,他能背的背,能拖的拖,先把老人小孩以最快的速度轉移到安全地帶,再和其他人一同搶救他人財產,最大程度地確保人員傷亡和減少財產損失。直到當天16點鐘,洪水漸退,又累又餓的他一屁股坐在泥水地里。這時,劉盛忠才想起了自己的家里不知什么情況,又艱難地站起來,向家走去,才發現自家也受災嚴重。”村民曾德礎和吳錦友回憶道。
江抱村黨支部書記黃元紅說:“劉盛忠就如一頭‘老黃牛’,任勞任怨,只講奉獻,不講回報,他用實際行動傳承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榜樣。”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蔣佰平 黃華
編輯:龍莉婷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646746/62/12387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