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向海 通訊員 肖莉君)6月12日,在綏寧縣李熙橋鎮石階田村,法律顧問們正在熱火朝天地開展法律服務活動。他們有的走街串巷,宣傳法律知識,有的走進田間地頭解答群眾咨詢,有的坐診村(社區)站開展“把脈問診”,切實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近年來,綏寧縣針對基層法律服務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積極探索推行“法律服務一村(社區)一站”的創新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一舉措不僅彌補了基層法律服務的空白,提升了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更在全縣范圍內營造出良好的法治環境和法治氛圍。
長期以來,基層法律服務存在陣地缺失、方式單一、供給偏緊等問題,導致大多數群眾法治意識淡薄、法律知識欠缺。面對糾紛和矛盾,很多群眾往往選擇信訪而非法律途徑解決,這不僅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也制約了法治建設的深入推進。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綏寧縣在長鋪鎮、長鋪子苗族侗族鄉、李熙橋鎮、唐家坊鎮、樂安鋪苗族侗族鄉等五個社情復雜的重點鄉鎮探索推行“法律服務一村(社區)一站”的新模式。
綏寧縣通過引進和培養法律專業人才,充實基層法律服務力量,注重發揮本土人才的優勢,挖掘和培養村級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員、農村“五老”等人員成為“法律明白人”。他們不僅具備豐富的法律知識和實踐經驗,而且熟悉當地社情民意,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解答法律疑問。同時,他們還能夠積極參與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幫助群眾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在構建專業化、本土化服務團隊的基礎上,綏寧還進一步全面推行“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法律顧問通過定期到村(社區)開展法律咨詢、法治宣傳等活動,幫助群眾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問題。同時,還積極參與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為群眾提供法律意見和解決方案。這一制度的實施,不僅提高了基層法律服務的覆蓋面和實效性,也增強了群眾對法治建設的信任感和滿意度。
經過一段時間的推行和實踐,“法律服務一村(社區)一站”的創新舉措在綏寧縣取得了顯著成效。基層法律服務陣地得到了有效拓展和鞏固,群眾能夠在家門口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群眾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知識得到了明顯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和矛盾。全縣范圍內形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和法治氛圍。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向海 肖莉君
編輯:龍莉婷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646840/56/1399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