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孫芳華 李深德 鄢子棋)為持續推動毗鄰地區民族工作融合發展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切實構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雙贏的工作格局,11月12日,綏寧、靖州兩縣“鑄牢共同體,青春筑夢行”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動在綏寧縣民族體育館開展。來自綏寧、靖州兩地的近千名青少年朋友參與了此次交流活動。
長期以來,綏寧縣與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兩地民族交流仿若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民族交流活動不僅是文化的交融盛宴,更是情感的緊密紐帶。青少年們在其中分享歡樂、傳承文化,老人們見證友誼延續,各族人民在交流中加深理解,促進了兩地民族團結之花的長盛不衰。
此次綏寧、靖州兩地青少年交流活動由綏寧縣委統戰部(民宗局)、靖州縣委統戰部(民宗局)共同舉辦。活動開展了一場兩地學校文藝節目演出交流,并組織兩縣交流人員到綏寧縣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長鋪子苗族侗族鄉荷葉寺、東山侗族鄉東山村、樂安鋪苗族侗族鄉大團村實地參觀,了解綏寧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生活形態、自然環境和社會風貌,加深兩縣各民族青少年之間的交流了解,增進兩縣青少年對祖國大家庭的認同感。在當天的文藝交流活動中,孩子們用優美的舞姿、動聽的歌聲展示民族魅力,兩地學生互贈禮品,加深了感情。
綏寧縣長鋪鎮第一小學學生蘇悅說:“這次活動讓我懂得了各個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來自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土橋小學學生曾烯雯說:“這是我第一次來到綏寧,感到特別高興,這促進了我和綏寧小朋友的感情,還讓我了解了綏寧的民族文化。”
此次活動,通過實地考察、文化體驗、互動交流等形式,讓綏寧、靖州兩地青少年感受到了綏寧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為增進兩地文化和經濟發展奠定了青年基礎。
綏寧縣長鋪鎮第一小學校長楊長翠表示,這次活動看到了靖州和綏寧青少年朋友的青春與活力,他們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文化和習俗,這不僅豐富了他們的校園生活,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一顆團結的種子,這顆種子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讓民族團結之花永遠盛開。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永平學校校長黃保軍說:“本次活動,兩個縣、五個學校,促進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本次活動還通過兩地民族工作部門的相互交流學習,進一步增進了兩地民族工作部門干部職工的相互了解,提高了民族工作能力和水平。下一步,綏寧、靖州兩地民族工作部門將繼續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加強交流合作、取長補短,組織更多形式多樣的青少年交流、研學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們進一步交往、交流、交融,促進民族地區大融合、多交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孫芳華 李深德 鄢子棋
編輯:龍莉婷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646855/57/14449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