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唐芳艷 李深德)鄉村振興,產業必興。近年來,李熙橋鎮充分盤活得天獨厚的楠竹資源優勢,通過大力發展竹產業,創新竹產業循環經濟模式,進一步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讓“小竹子”成為富民增收“大產業”,走出一條農民增收的“致富路”,努力實現百姓富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11月19日,走進李熙橋鎮的騰輝竹木加工廠,現場機器轟鳴,50余名工人正在各自的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鋸竹、破竹、分篾、編織等工序依次進行,現場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這是李熙橋鎮致力發展楠竹產業加快鄉村振興步伐的一個生動畫面。
騰輝竹木加工廠是李熙橋鎮今年引進的一家生產竹簾和筷子的企業,投入180萬元,日盈利約1-2萬元。通過企業培訓、產品粗加工、購買原材料等方式為周邊農戶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惠及當地農戶100余戶。
該鎮竹產業的發展,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從竹子的采伐、運送到加工制作,各個環節都需要勞動力。許多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工作,既增加了收入,又能照顧家庭。雙元村村民羅啟保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在村里的竹制品加工廠上班,負責鋸竹和破竹工作。
據了解,李熙橋鎮域內楠竹達4.3萬畝,蓄積量600萬株,年產100萬株。為了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楠竹產業的號召,該鎮積極探索“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等多種竹林集約化經營模式,加大資源培育力度,夯實產業基礎,今年累計完成竹林低改400畝,豐產培育100畝,新建竹林道建設里程6公里。目前,全鎮共有6家竹加工企業落地經營,帶動8000余人實現增收致富。
竹子具有生長周期短、產量高、可再生等特點,如今李熙橋鎮也實現了全產業鏈的發展,從毛竹下山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一條龍的產業鏈條,全面提高竹子綜合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探索將生態資源變成生態資本,赫然走出了一條“抬頭看竹、伸手摸竹、致富靠竹”的綠色產業發展道路。
下一步,李熙橋鎮將繼續加大對竹產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動竹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同時,繼續加強竹產業與旅游產業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品牌,讓小竹子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唐芳艷 李深德
編輯:楊汐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646855/65/1447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