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宋三龍 向海 鄧釗 通訊員 張先邵 海書山)近年來,綏寧縣堅持把油茶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目前全縣的油茶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6萬畝,油茶真正成了群眾致富的“常青樹”、鄉村振興的加“油”泵。
11月4日,在河口苗族鄉新團村千畝油茶基地,一朵朵潔白的茶花在豐收的季節里綻放,一顆顆飽滿的茶籽,沉甸甸地掛滿枝頭,油茶花與油茶果相互映襯,惹得蝶飛蜂舞,微風拂過,花香、果香彌漫整個山坡,勾勒了一幅碩果豐收的動人畫卷。農戶們趁著晴朗天氣,穿梭在油茶林里,忙著采摘、裝袋、搬運,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來,新團村依托自然資源稟賦,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和“三邊”地帶,采取“大戶+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以土地租賃的方式流轉山場1300余畝,大力發展生態油茶,既綠了荒山、又富了村民。
河口苗族鄉新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許家躍說:“近幾年來,我們新團村利用荒山荒地發展油茶產業,帶動村民致富,鞏固了脫貧攻堅的成果。”
每年油茶林砍茅、施肥和鮮果采摘期,聘用周邊村民參與,可為周邊村民提供30個就業崗位,帶動了周邊各村集體經濟大幅增長,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村民們增收致富增添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我到山里摘茶籽,摘了200多斤,打得起十多斤油。”河口苗族鄉新團村三組村民伍獻相說。
近年來,綏寧縣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堅持把發展油茶產業作為保障糧油安全、助力鄉村振興的生態富民工程,致力打造林農致富的支柱產業。緊盯市場需求,依托地理資源優勢,盤活荒山土地資源,打造油茶種植基地。采取“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通過政策扶持、辦點示范、招商引資、科技服務等措施,力推油茶集約化經營、產業化運作,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如今,綏寧的油茶產業正綻放出勃勃生機,繪就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美麗畫卷。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宋三龍 向 海 鄧 釗 張先邵 海書山
編輯:龍莉婷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646855/98/1442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