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陶雯 夏云鳳 夏綿潔)冬修水利,夏保安瀾。1月7日,在湖南稻禾農業有限公司的農場里,挖掘機正在揮舞著機械臂,在稻田里來回穿梭,拓寬水渠,然后再將淤泥和雜物裝載到運輸車輛上,運到指定的地方。而這些水渠不但能為來年水稻的種植打下堅實基礎,更可以為稻漁綜合種養的高效生態農業新模式提供便利。
稻漁綜合種養模式是利用稻田淺水環境為水產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魚蝦蟹則可通過攝食雜草、浮游生物等,降低稻田除草壓力,其排泄物同樣為水稻提供養分,形成稻魚共生、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生態種養系統。
武陽鎮六王村村民黃淵長告訴記者:“去年我和稻禾合作,嘗試在水稻田里養稻花魚,我現在一年每畝地可以增收2000元左右,我打算繼續合作下去。”
通過實踐,湖南稻禾公司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一方面進行農產品深加工,開發出如稻鴨香米、稻漁風味制品等特色產品;另一方面發展休閑農業,以稻田觀光為主,結合稻花魚捕撈等農事體驗、餐飲、民宿等項目,吸引城市游客,帶動周邊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發展,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
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作為一種具有穩糧、促漁、提質、增效、生態等多方面功能的高效生態農業新模式,同時解決了國家“要糧”、農民“要錢”和漁業“要空間”的問題,是一種可復制、可推廣的現代農業好模式,顯著增加了稻田綜合效益,被農民稱為“米袋子”“菜籃子”“錢夾子”,對于保障糧食安全、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湖南稻禾農業有限公司農場負責人黃樂表示,今年冬修準備投入100萬元左右,修繕2000米水渠,覆蓋農場核心區域稻田500畝,開春后預計投放8000斤魚苗,預計可增收100萬元。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陶雯 夏云鳳 夏綿潔
編輯:龍莉婷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646945/90/1461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