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唐芳艷 鄧釗)年關將至,綏寧縣各地彌漫著濃厚的煙火氣息,廣大群眾紛紛準備各種臘味,為即將到來的新年增添一份濃濃的年味兒,其中豬血丸子作為當地特色美食,備受大家的青睞。
1月2日,在長鋪子苗族侗族鄉印坪村,村民黃秋榮一家正在院子里忙碌地制作豬血丸子,她們熟練地將打碎的本地水豆腐倒入盆內,加入新鮮豬血和提前切好并用鹽腌制的五花肉不斷攪拌,使其充分融合。攪拌均勻后,黃秋榮與家人直接從盆里抓出適量的“混合物”,雙手配合捏成團,然后放在兩個手掌之間來回輕輕拍打,形成橢圓形的丸子。不一會兒,一顆顆大小均勻、色澤鮮紅的丸子整齊地擺在竹篩里,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這豬血丸子是我們過年的盼頭,一年到頭就盼著這一口正宗的家鄉味。”黃秋榮手捧著剛剛制作完成的豬血丸子,激動地分享這份喜悅。
豬血丸子,又稱血粑豆腐,是湖南邵陽地區的傳統家常菜,始于清康熙年間,民間歷代相傳,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每年農歷十二月份前后,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制作,以供數月之需。豬血丸子首先要用紗布將豆腐中的水分濾干,然后將豆腐捏碎,再將新鮮豬肉切成肉丁或條狀,拌以適量豬血、鹽等佐料,攪拌勻后,做成饅頭大小橢圓形狀的丸子,掛在柴火灶上讓煙火熏干,煙熏的時間越長,臘香味越濃。豬血丸子色、香、味俱佳,臘辣可口,增進食欲,且易于保藏。
“豬血丸子不僅是一種美味,更是一種文化。在我們這里,‘丸子’和‘圓子’同音,象征著團圓和圓滿,寄托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寓意著過年團團圓圓、紅紅火火。”市民周元信看著制作完成的豬血丸子,眼中滿是對傳統年味的眷戀。
小小的豬血丸子,不僅是綏寧群眾過年餐桌上必備的美味佳肴,更是承載著濃厚鄉愁和美好回憶的家鄉味道。它將綏寧縣的鄉村生活點綴得更加豐富多彩,也讓即將到來的新年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在這寒冷的冬日里,家家戶戶的屋舍坊間炊煙裊裊升騰,馥郁醇厚的臘味香氣飄蕩在綏寧縣的各個角落,訴說著村民們對新年的期盼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唐芳艷 鄧釗
編輯:龍莉婷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646945/95/1460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