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記者 孫芳華 向 海 宋三龍)3月20日,長鋪鎮第一小學的操坪里正在舉行一場激烈的拔河比賽,學生們的助威吶喊聲此起彼伏……這是綏寧縣全面落實教育“雙減”政策,全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生動畫面。
近年來,綏寧縣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但教師群體卻面臨著日益沉重的工作壓力。除了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教師們還被大量課外負擔所困擾。
長鋪鎮第一小學六(8)班班主任袁冬香說:“作為一名班主任,過去有很多的社會事務任務要完成,工作期間,我每周都要下鄉去完成很多的填表上報任務,占據了我大量時間,讓我身心疲憊,現在這些‘非教學’任務沒有了,我也可以沉下心來專注于自己的教學,學生成績也有了明顯提升。”
長鋪鎮第一小學校長楊長翠感慨道:“社會事務進行統籌整合后,考核檢查比之前減少85%,為教師潛心教書創造了良好環境,學校也有更多時間精力來開展特色活動,豐富校園文化,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從面上措施來看,綏寧縣多部門協同發力,深入全縣各中小學、幼兒園開展“融合式”“下沉式”監督,督促縣教育局清理、規范非教育教學事務。縣教育局制定《社會事務進校園白名單》,確立準入審核備案制度,設立舉報渠道和監測點,嚴格控制進校園事項。通過這些措施,各類督查檢查考核評比事項和社會事務進校園活動較2024年減少50%以上,今年僅批準社會事務進校園事項7次。教師從繁瑣的非教學任務中解脫出來,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教學,學生也有了更豐富的課余生活,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綏寧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龍景星說:“如今,白名單之外無事項,學校負擔大幅減輕,教師能夠心無旁騖地投身教學,精心打磨課程,提升教學質量。學生也擁有了更充裕的課余時間,去參加各類文體活動和社團,綜合素質顯著提高。未來,我們將持續優化完善相關機制,確保教育‘減負’工作長期有效,為綏寧教育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
2024年7月份以來,綏寧縣教育局取消非教育教學事務21項、規范10項,并對6個事項進行整合,為教師減負,推動校園回歸教育主陣地。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孫芳華 向 海 宋三龍
編輯:楊汐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646947/65/1480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