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曾宇倫 陽祝玲)近日,長鋪鎮蝦子溪社區黨總支部帶領黨員、組長、鄰長開展了“黨群共筑防火墻”專項行動。在蝦子溪社區后山林地間,黨旗迎風飄揚,黨員、“三長”手持柴刀、鋸子,沿著山脊線開辟出一條寬6米、長2000余米的防火隔離帶。
隨著春季氣溫回升,清明節臨近,祭祀、春耕、春游等活動引發森林火災風險形勢日益嚴峻。面對這一挑戰,長鋪鎮強化黨建引領,積極探索“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森林防火新模式,有效筑牢了生態安全屏障,為美麗綏寧建設保駕護航。
織密“人防網”,筑牢森林防火第一道防線
長鋪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圍繞“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通過構建網格化管理體系、緊盯重點人群、創新宣傳方式,織就了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森林防火“人防網”。
該鎮全面落實“黨政班子成員包社區、駐點干部包片、社區干部包組、護林員包山頭”的四級網格化管理責任制,確保每個山頭、每片林地都有人管、有人護,實現了森林防火責任的全面覆蓋。特別是在春耕生產、祭祀掃墓等重點時段,該鎮安排鎮社干部、“三長”值守主要進山路口,嚴把火源管控關。
針對留守老人、未成年人、智障人員等特殊群體,該鎮建立了“一人一檔”管理臺賬,并落實“一對一”監護責任。為確保源頭管控到位,各社區還成立了由黨員、“三長”組成的“重點人員管護小組”,定期上門開展防火宣傳、排查火災隱患。
為提升群眾防火意識,該鎮構建了“線上+線下”立體宣傳網絡,線上利用社區網格居民微信群推送森林防火知識,覆蓋群眾5萬余人次;線下各居民小組成立“防火宣傳小分隊”,開展“敲門行動”,3月份以來,發放宣傳資料1.5萬份,張貼宣傳海報300余張。此外,該鎮還創新開展了“森林防火進校園”“以案說法院落會”等活動,通過學生帶動家庭、案例警示群眾,讓防火意識深入人心。
夯實“物防基”,提升森林防火應急能力
按照“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的原則,該鎮抓緊在清明節前完善了鎮、社區兩級森林防火物資儲備庫,補充了風力滅火機、油鋸、滅火拖把、消防水槍、防火服等滅火工具,確保小火能自救、大火能控制。嚴格落實物資動態管理制度,實行專人管理、定期盤點、及時補充,確保物資在關鍵時刻“拿得出、用得上、撲得滅”。
為杜絕“帶火入山”,規范用火行為,該鎮在文家寨等重點區域建設了集中焚燒點,配備了滅火設施,引導群眾在指定區域焚燒祭祀用品和秸稈。同時,該鎮組織各社區清明節前在重點林區、火災易發區開辟防火隔離帶,在全鎮林區形成“網狀”防火屏障,有效阻斷火勢蔓延。
強化“技防術”,提高森林防火科技水平
長鋪鎮積極探索森林防火新形式,通過開展消防技能培訓、防滅火演練、無人機巡查,提升森林防火的科技含量和實戰能力。
3月份以來,該鎮邀請縣消防大隊、林業部門專家開展森林防火技能培訓8場,開展森林防滅火應急演練1次,重點加強撲火安全、緊急避險、火場自救等實戰科目訓練,培訓應急隊員、護林員300余人,有效提升了森林防滅火隊伍專業素質。同時,該鎮創新利用無人機開展森林防火“天眼”巡查,實現對林區的全方位、無死角監控。
長鋪鎮通過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森林防火體系,以黨建引領凝聚工作合力,構建起“預防有方、處置高效、全民參與”的長效機制,實現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下一步,長鋪鎮將繼續探索創新,不斷提升森林防火能力水平,以實際行動守護好每一寸山林,為全鎮生態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群眾幸福生活的最美底色。
來源:綏寧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曾宇倫 陽祝玲
編輯:楊汐
本文為綏寧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taozhanpu.com/content/646947/69/14814555.html